皮羅斯聳聳肩膀。他當然想立刻壓倒越軍的大炮,但就是不知道它們的確切位置。他過分相信自己的155毫米大炮了,甚至拒絕為大炮深挖掩體。現在他知道,一切都晚了。

越軍的炮還在怒吼,朗格萊清楚地意識到,法軍炮兵未能壓制越軍炮火,反而被越軍壓住了。

只過了一會兒,朗格萊的感覺就被驗證了。約在17時30分,一發榴彈炮彈直接命中朗格萊的掩蔽部頂端,在那裡炸開一個大洞,掩蔽部裡的八個人一下子被埋在土裡。幾名官兵才從土裡拔出腳來,又一發炮彈剛好沿著前一發炮彈的軌跡飛進了掩蔽部,只聽得後牆上一記悶響。

沒有人認為自己還會活著,掩蔽部裡出現了片刻沉靜。這時有一個參謀叫道:“快看呀,我們真走運!”

原來,炮彈頭釘在了土牆上,像陀螺似的急速旋轉,在牆上鑽出一個大洞,居然沒有爆炸。[1]

越軍重炮猛烈轟擊的重點是興蘭高地。

黃昏時分,一顆炮彈直接命中興蘭高地守軍營長佩戈的指揮部,佩戈當場陣亡,守軍群龍無首。

在奠邊府外圍的群山中,數萬越軍戰士早已做好戰鬥準備,攻擊部隊定在黃昏中出發,政治工作人員在戰壕裡一遍一遍地宣讀武元甲剛剛發布的進攻命令:

奠邊府戰役就要開始了。

這是我軍自建立以來進行的規模最大的戰役。

自敵軍空降奠邊府,三個多月過去了,我軍已將敵人團團圍困,並在全國各個戰場創造了大量殲敵的有利條件。

現在,萊州已經解放,敵人的南烏河防線已被粉碎,在整個豐沙裡已經沒有侵略者的影子。奠邊府孤懸我軍後方,已經完全孤立。

今天,我軍主力向奠邊府之敵發起進攻的時刻來到了。

……

如果奪取了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我們就將徹底粉碎“納瓦爾計劃”。現在,法國政府不斷遭受失敗,已不得不和我們重開談判,和平解決印度支那戰爭問題。奠邊府戰役的勝利將在國內外産生深遠的影響,將是對世界和平運動的有益貢獻,將有助於結束戰爭。

[1]bernard b.fa,he in a very sa pace,the siege of dien bien phu,pu101nove.apo press,inc.originay pubished:phiadephia:ippintt 1967.p.139.

首戰告捷,越軍攻佔興蘭高地

擔任主攻的越軍第141團在炮火掩護下與敵人短兵相接。209團輔攻,以久經戰陣的第130營打頭陣。

天色就要黑下去,最後一個波次的法軍飛機盤旋在奠邊府上空,尋找越軍的大炮陣地。突然,在奠邊府北部山包上,越軍高射炮營開火了。一架正在向越軍集結地域俯沖的飛機被擊中,冒著煙飛走了。餘下的法軍飛機吃了一驚,四散紛紛。

天黑前,法軍無法再向奠邊府上空調集戰鬥機。奠邊府會戰開始的時候,法軍失去了制空權。

18時15分,越軍步兵發起進攻。18時28分,輔攻方向的第130營向前佔領了第一個法軍陣地。在猛烈的炮火中,興蘭高地上法軍兩門105毫米榴彈炮被摧毀,炮手被打死打傷。

越軍戰士勇敢沖鋒。在興蘭高地東北部2號陣地上,越軍進攻營被法軍火力點壓制了,越軍戰士成排地伏倒在地面上。火網下,越軍戰士潘庭耀撲上前爆破,手榴彈投光了,子彈打完了。這時的潘庭耀已經撲到了敵碉堡槍眼旁邊,他一躍而起,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法軍的機槍射孔。他為越軍贏得了短暫的時間,身後的戰士一躍而起,突破了2號前沿陣地。

戰鬥延伸到興蘭高地縱深,雙方的大炮也都各自延伸,以對方火炮陣地作為主要射擊目標。

夜色漸漸濃了,越軍第312師指揮部裡的空氣緊張得幾乎凝固。師長黎仲迅和董仁站在一起,全神貫注地聽著從前方陣地上傳來的團、營長們的報告聲。在他們身邊,杜展潮帶著翻譯王德倫正靜靜地注視著師指揮部裡發生的一切。終於,杜展潮和王德倫有些忍不住了,他們走出指揮部,走進濃濃的夜色,朝興蘭高地方向望去。

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幅蔚為壯觀的戰爭圖景:越軍的榴彈炮、重型迫擊炮炮彈正從不同的方向朝著興蘭高地飛去,在夜空中劃出長長的、閃亮的光道,如同一群火鳥共赴火海,去呼喚一個民族在火焰中贏得新的生命。

從奠邊府中心區,也有法軍的大炮還擊,亦如火鳥升空,四散而去。王德倫驚訝地看到,有兩發相向而去的“火鳥”在空中竟然撞擊在一起,頓時火花迸濺,直上雲霄。[1]

由於興蘭高地指揮官佩戈少校陣亡,防區指揮官科謝必須毫不遲疑地任命陣地上的臨時指揮員。他打電話要自己的副手馬爾泰勒少校和參謀長瓦多少校一起到他的掩蔽部來商量,究竟讓陣地上的哪位連長來代理指揮。

瓦多到得稍晚一步,只見科謝的狹小掩蔽部裡已經擠得滿滿的,只好找了一個牆角坐下來。正是這個無意的選擇救了瓦多的命。瓦多剛剛坐下,一發越軍的炮彈不偏不倚從掩蔽部的通風口裡打了進來,落在科謝身前爆炸了。

待到硝煙稍散,掩蔽部裡血肉模糊,兩名參謀當場死去,馬爾泰勒少校負重傷。瓦多也負了傷,但是沒傷著要害。他睜開眼睛,一眼看見科謝倒在地上,兩腿都炸斷了,兩臂和胸部負了重傷。在一瞬間,倒在血泊中的科謝還有知覺,他喃喃地說,我太渴了,快給我點水喝。沒過一會兒他就死去了。

夜幕降臨,越軍的進攻達到高潮,法軍前哨陣地的兩個指揮所都癱瘓了。接到了報告的德卡斯特裡打電話告訴朗格萊:“科謝陣亡了,現在由你接替中部防區的指揮。”[2]

夜晚9時,德卡斯特裡接到從興蘭高地陣地傳來的最後一次報告:“越軍到處都是,我們被包圍了。”在失去指揮的情況下,興蘭高地守軍的抵抗還是頑強的,進攻的越軍同樣蒙受了重大傷亡。然而越軍士氣高昂,志在必得,在重炮火力上又佔了壓倒優勢,興蘭高地的防禦火力漸漸弱了下去。

夜11時,越軍再度發起進攻。11時12師提前30分鐘完全佔領興蘭高地,法軍600餘人被殲,約有百餘人潰散。

1954年3月14日淩晨2時許,德卡斯特裡向河內的科尼發電報:“自0時15分以後和‘比阿特麗斯’興蘭高地)失去聯絡。透過無線電監聽可以判明陣地已失守。科謝中校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