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平原對峙拉上了雨幕
章節報錯
1951年11月14日至1952年2月23日,和平戰役示意圖
雨季整訓
雨季中的印度支那戰場是平靜的,直到1951年9月底,越法雙方主力都按兵不動,各自秣馬厲兵,等待下一個旱季的到來。
雨季裡,越軍組建了更多的正規軍。1951年初,中國軍事顧問團協助越南總軍委起草了《建設主力部隊方案》,編制了裝備計劃。在越軍已編成第04師的基礎上,1951年5月,由中國提供武器裝備,越軍組建了第16師兩個步兵師。文進勇任第320師師長,主要活動在紅河三角洲南部邊緣,伺機向紅河三角洲腹地滲透;第316師是在原第174獨立團基礎上組建的,是由越南總軍委直接掌握的又一個戰略機動師,黎廣波任師長,朱輝珉任政委。同時,越軍組建了擁有兩個榴彈炮團、一個山炮團和一個工兵團的第351工炮師,師首長範玉茂,竇金波擔任該師顧問。第351工炮師組建後,兩個榴彈炮團分批進入中國境內接受裝備和訓練。至此,在短短的一年裡,胡志明的領導下已經有了五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師的正規軍。這六個師,以及於1951年底在越南中部戰場組建的第325師,構成了越南抗法戰爭中決定戰局的基本軍事力量。
為提高越軍正規化的水平,由梅嘉生主持,軍事顧問團為越軍起草了《戰鬥條令》《佇列條令》和《內務條令》,經越軍總軍委討論透過後頒發全軍執行。
這段時間韋國清身體不好。在3月間的東北戰役期間,韋國清日夜思考作戰問題,突有一日天旋地轉,頭痛劇烈,臥床休息時忍不住呻吟。隨行軍醫不能確診,不敢下藥,只得緊急電招軍事顧問團首席軍醫林均才前來。林醫生趕到後確診為用腦過度,導致大腦皮層失調,及時用鎮靜劑,使韋國清安睡了一夜,症狀才大大緩解。但此後韋國清頭痛頭暈病時發,深感痛苦。
雨季到來後戰事已緩,韋國清向中共中央軍委要求回國述職和治病,得到批準後於1951年7月上旬回國治療。他回國後告訴許其倩,有一次他在越北根據地嘔吐,吐得很厲害,難受極了,站都站不起來。
韋國清回國期間,梅嘉生主持軍事顧問團日常事務,幫助越軍舉辦了多次軍事幹部短期集訓班,並組織各主力師進行軍事整訓。訓練大綱和教材均由軍事顧問團主持編寫。
這次雨季整訓主要以戰術訓練為重點,幫助越軍指戰員總結以往戰役、戰鬥的經驗,著重解決夜戰、近戰、防空和防炮的戰術和技術問題。當年秋,梅嘉生也回國治病,軍事顧問團由羅貴波、鄧逸凡主持。8月21日至30日,接受中國顧問團建議,越軍總軍委召開了全軍第一次宣傳教育工作會議,制定了政治教育制度,這也是越軍第一次進行全軍規模的思想整訓。
在越北山林裡,越軍積極地治療傷員、補充裝備,一批批基層指揮員被送往中國雲南和廣西接受訓練。在雲南滇中地區的宜良鳳鳴村,由黎鐵雄任校長、陳子平任政委的越南陸軍學校早在1950年8月就在一灣碧水的程海邊開課了。在雲南當地,這所軍校的對外稱呼為“雲南軍區特科學校”,第一任中國顧問是張興華。從當年起至1954年6月,這所“特科學校”訓練了來自越南的八期學員,共8000餘人。[1]
[1]1989年9月28日,作者在濟南訪問當年任職“特科學校”的馬達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