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巴黎,臨危拜將塔西尼(第2/2頁)
章節報錯
法軍換將塔西尼
法國不願意放棄印度支那殖民地,美國的過問使法國在處理印支戰爭時又面臨一道難題,卡邦傑不能勝任印度支那遠徵軍司令的重任,如果需要撤換,誰能挽印支狂瀾於既倒?
陸軍上將戴·拉德·塔西尼的名字提到了總理普利文的辦公桌上,政府要員和軍中夙將都注視著這位將軍的名字。奧裡奧爾也同意軍方的推薦,他確信自己一目瞭然,這回決不會看錯。
塔西尼是法軍中最孚眾望的將軍。
他於1889年出身在法國南部一個堪稱富有的家庭裡,自幼意志頗堅,愛好騎乘。他畢業於著名的聖西爾軍校,畢業後在法軍最精銳的騎兵部隊中當了一名下級軍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任騎兵小隊隊長,參戰不久膝部負傷,傷愈後立即重返前線。
在戰鬥前線,他率領的騎兵和德軍巡邏騎兵打了一場猝不及防的遭遇戰。塔西尼沖殺在前,揮舞馬刀砍倒了兩個德軍騎兵。就在這時,第三個德國騎兵拍馬沖到,一刺刀紮進了塔西尼的胸膛。這一刺刀幾乎使塔西尼魂歸故裡,及時的搶救才使他死裡逃生。
待到塔西尼傷愈,德法兩軍開始了縱橫交錯的塹壕戰,騎兵失去了用武之地。塔西尼看出騎兵已經在現代化大規模戰爭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果斷地放下心愛的馬刀,志願去步兵分隊當上了上尉連長,而且幹得十分出色。作為步兵,塔西尼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多次重大戰役,其中包括凡爾登會戰。他在戰鬥中先後五次負傷,後晉升為營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塔西尼曾在軍校任教職,還一度前往摩洛哥參加殖民戰爭。他的軍事素養漸漸引起了軍界關注,到12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已經是一名準將師長,他統率的第14師是法軍中最精銳的步兵師。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德軍向法軍發動了猛烈進攻。處於戰線後的法軍第14師於5月13日開赴前方,很快投入戰鬥。惡戰一開,遭受了德軍沉重壓力的法軍亂作一團,整個前線兵團的無線電通訊聯絡時斷時續,來自上級的命令不是到得太遲就是根本收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塔西尼的師卻穩住了自己的防線。
然而好景不長。1940年6月5日,德軍再次發動大舉進攻,第14師頑強地抵抗到6月9日。這天,第14師的左翼友鄰部隊被德軍擊潰,側翼暴露了,塔西尼受到三個德軍師的攻擊還在堅持。次日,右翼友軍也崩潰了。第14師孤立突出,塔西尼不得不退卻。
退卻的損失是慘重的,在德軍航空兵和坦克的尾隨攻擊中,第14師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但所餘部隊的建制大體完整,仍然繼續戰鬥,塔西尼因此聲譽日隆。
法國將軍塔西尼
法軍戰敗了,塔西尼沒有能撤到英國,他的部隊被當了傀儡的貝當元帥所控制。在維希政府中,壓抑著憤懣的塔西尼當過幾個戰區的長官,曾多次違令,力圖與德軍沖突交戰。1943年1月9日,他放棄軍職試圖潛逃未能成功,被維希政府的軍事法庭判處10年監禁。當年9月3日,在兒子貝爾納的幫助下,塔西尼越獄成功。10月16日,一架輕型飛機悄然降落在德軍戰線的後面,載上塔西尼飛到了英國。
隨後,塔西尼來到北非,與法國抵抗運動領袖戴高樂將軍會面。當年年底,他被任命為法軍“b軍”軍長,不久該軍改稱法軍第1軍。在北非,塔西尼率領全軍進行了訓練。
1944年8月16日,塔西尼率領第一軍參加反攻,在瀕臨地中海的法國港口土倫登陸。塔西尼迅速消滅了據守在那裡的2.5萬名德軍,進而揮師解放馬賽。接下來,塔西尼所屬部隊歸美軍第6軍團司令官德弗斯指揮。
塔西尼並非只懂得軍事。這年12月,德軍發動了對歐洲第二戰場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攻。德弗斯命令塔西尼放棄剛剛佔領的斯特拉斯堡,收縮兵力至沃熱固守。這時,塔西尼拒絕接受命令,他爭辯說,不能那麼瞧不起法軍,法軍第1軍有能力既守住斯特拉斯堡,也決不丟失沃熱。這場爭執顯然進入了政治領域,塔西尼得到了戴高樂的全力支援。最後,德弗斯取消了先前的命令,但是要求塔西尼必須守住沃熱。
在美軍航空兵的支援下,塔西尼頂住了德軍的反擊,堅守沃熱不失。
這以後,隨著勝利的臨近,塔西尼和德弗斯還發生了不少類似的爭執,以至在二戰勝利之後德弗斯談起塔西尼的時候,以不無敬意的幽默語言說:“我們在同一條戰壕裡相互戰鬥了好幾個月。”
戰後,塔西尼於1948年就任歐洲聯盟陸軍司令,這是法國軍人在歐洲大陸上的最高軍職,在他之上的只有兩人,那就是總司令、美國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還有副總司令、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蒙哥馬利對塔西尼的才幹十分敬佩。
面對將軍如此炫目的軍人資歷,又面對極端困難的印度支那局勢,法國政府終於拿定了主意,堅請塔西尼出掌印度支那帥印,以期扭轉那裡的頹勢。
塔西尼,這位以“履險為樂”的軍人,在新的任命前短暫猶豫了。
他冥思苦想,幾個方面的問題都想到了。他已經61歲了,戎馬一生,眼下已經登峰造極,自己還有多少餘力呢?他非常清楚印度支那戰爭的困難,這種困難不僅來自印支熱帶叢林,而且來自巴黎的政壇——在法國,反對政府進行這場戰爭的呼聲正日益高漲。
冥思苦想的結果,塔西尼臨危受命,於1950年12月6日被任命為印度支那法軍總司令兼法國駐印度支那高階專員。這是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中被授予政治和軍事行動全權的第一位法國將領。
一旦決定下來,塔西尼的行動可謂迅速。12月13日,這位法國四星上將登上飛機,向遙遠的印度支那戰場飛去。他完全清楚,這次,在前面等待著他的,已經不一定是金光燦燦的榮譽勳章了。
法軍名將的強硬姿態
此時的越北地區,法軍已經亂成一團,士兵士氣低落,軍官們互相埋怨,一籌莫展。1950年12月中旬,河內的法國官員要求法國婦女和兒童撤離“東京灣”——越南北部地區。他們認定越軍不久就要發起新的大規模進攻,法軍司令部已經擬製了放棄“東京灣”的計劃。
1950年12月17日,西貢機場上奏響《馬賽曲》,一架飛機徐徐降落。
飛機上走下了神色肅穆的塔西尼。他由一群軍官簇擁著走向被熱帶陽光照射、反射出一片金光的軍樂隊。不知是緊張還是平日裡演練紀律鬆弛、技藝不高,塔西尼走到跟前的時候,有一個樂手走了調,奏出了一個不和諧音。工於音律的塔西尼一耳就聽出來了,他勃然大怒,立刻揮手命令停奏。他轉過身來,當著大群歡迎官員的面,將一陣急風暴雨似的怒罵賞給了這支出了差錯的軍樂隊。
塔西尼把下馬威留在了越南南方。
兩天後,塔西尼飛到了河內。見面才五分鐘,他下令將前來迎接的河內地區指揮官免職,因為這個身為法國榮譽軍團成員的軍官居然在第一次晉見上級的時候衣冠不整,像個邋遢鬼。
在河內的歡迎儀式後,塔西尼召集全體軍官講話。他的講話照例是嚴厲的,當他面對站在一側的尉官的時候他的兒子貝爾納也在其中),塔西尼動情地說:“上尉和中尉們,正是由於你們我才勇於接受如此艱巨的任務。我答應你們,從今天起好好幹,由此你們必將得到晉升。”
來到司令部,塔西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擬製中的放棄東京灣的計劃。他命令停止法國婦女兒童的撤退,為此他還把夫人迅速接到了河內。在軍隊中,他更換了一批不合格者,並把他們送回國內。他到各個部隊中視察,每到一地都告訴軍官和士兵:“你們不再有援軍,也沒有更新的武器裝備,你們必須迎接即將到來的激烈戰鬥。但是,你們能夠打贏。”塔西尼的這番講話透過電話向駐守在印度支那的法軍作了迅速的傳達。
塔西尼清楚,要整肅困境中的軍隊,提高士氣,光靠一番激昂的鼓勵或是一陣痛罵是辦不到的。到任之後,他立即命令加強紅河三角洲邊緣地帶各個據點的防禦工事,並迅速地把美國空運來的炸彈和新式的凝固汽油彈充實自己手下的空軍。他制訂了包括四個要點的計劃:一)緊急集中精銳的歐非籍部隊,部署到河內附近作為戰略機動叢集。二)在紅河三角洲邊緣地帶修築鋼筋水泥工事,將越軍主力和産糧的紅河三角洲隔開。三)增強保大政權的軍隊,用它來保證紅河三角洲腹地的安全。四)對越北根據地進行轟炸和騷擾,為自己的反攻爭取時間。[1]
不過,塔西尼還沒有完全準備好,越軍的新一輪攻勢就開始了。
[1]phiip b.davidson,vietna at ar,the history,1946~1975.pu101nove.aif.:presidio,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