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將軍塔西尼

法蘭西的擔憂

越南北部叢林裡戰雲密佈,遠在萬裡之外,法國巴黎愛麗舍宮中一言九鼎的人物也在為印度支那局勢憂心忡忡。

面對從印度支那傳來的報告,第四共和國總理普利文已經連著幾天睡不安穩了。

勒內·普利文生於1901年4月15日,早年就讀於巴黎大學法律系。大學畢業後他一度投身實業,擔任一家工廠的經理。二戰爆發後,普利文參加由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政府,法國解放後任戴高樂內閣的財政部長,1948年當選為比較保守的“民主抵抗聯盟”主席,1949~1950年6月任政府國防部長,1950年7月出任政府總理。正是他,剛剛就任總理就在巴黎主持召開會議,提出了以統一歐洲軍隊為主旨的“普利文計劃”。這份計劃的核心是,成立歐洲防務共同體,把北大西洋和西歐的防務統一於一個高階司令部,與美國聯合以對抗蘇聯。越南的邊界戰役就在這個時候打響,在重要時刻攪得普利文心神不寧。

邊界戰役訊息傳來,引起法國議會軒然大波,主和派再次提出,法國應該透過與胡志明談判的辦法來結束戰爭。而在“盟友”這邊,正在法國的越南“皇帝”保大和他的總理陳文友聞得邊界戰役的結果,心慌意亂,已經急匆匆趕回越南去了。

時任法國總理勒內·普利文

和普列文一樣,第四共和國首任總統樊尚·奧裡奧爾也臥不安席。

巴黎人常說,這座城市清晨5點鐘醒來,但是在一片林立的高牆中有一座宮殿從不睡覺,這就是總統府所在地——愛麗舍宮。

奧裡奧爾是在1946年1月16日當選總統的,入主愛麗舍宮以後,他每天都起得很早,自己做早餐。他在6時整穿著睡衣走進二樓的私人辦公室,直到8點30分以前,都在閱讀頭天晚上送來的卷宗。得悉法軍在中越邊境作戰失利的訊息,他為印支戰局急劇惡化而心急如焚。

奧裡奧爾的思維既跳躍又嚴謹。他出身於一個貧寒的家庭,曾祖父是勒維爾是燒石灰的工人,祖父是花匠,父親成了一個小麵包商。奧裡奧爾小時候上學的時候,經常在放學以後為父親到街上去賣麵包。如果說他個人還有什麼不幸的話,那就是上小學時有一次玩帶火藥紙的手槍,不慎走火弄瞎了自己的一隻眼睛。貧寒的生活鍛煉人,他勤奮學習,大學畢業後當上了一名律師。1905年,19歲的奧裡奧爾加入了社會主義學生聯合會,於次年創辦《社會主義南方報》並任主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裡奧爾因只有一隻眼睛無法奔赴前線,但他是一名堅定不移的主戰派。1919年12月,法國社會黨在圖爾召開代表大會,奧裡奧爾站在12名社會黨議員少數派一邊,追隨萊昂·勃魯姆,拒絕參加第三國際,和自己早年熱衷過的社會主義理想從此分道揚鑣。20世紀30年代,奧裡奧爾曾在內閣中擔任過財政部部長。

二戰開始後,奧裡奧爾隨同議會來到了維希。1940年7月10日,他和另外79名議員一起堅決反對授予貝當元帥全權,遂被維希政府逮捕。他於1942年10月出逃成功,1943年10月來到英國倫敦,不久和戴高樂領導的法國抵抗運動會合。他在隨後成立的法國臨時政府中擔任要職,在擔任議長之後終於成為戴高樂的繼任者。

奧裡奧爾政治經驗豐富,身處法蘭西總統這樣一個特殊的地位,他總是注意分寸地向總理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回,他和總理普利文的意見完全一致:必須更換印度支那遠徵軍的司令了。

此時,令法國首腦感到困難的地方還在於,由於印支局勢變化,英國和美國向法國施加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