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受傷(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點頭表示知道了,不等爺爺再說什麼,已然抬步走出了院子,似乎還能聽到爺爺在後面傳來一聲聲的嘆息。
三葉村很偏,村子是沒有直接去縣裡的車子,需要走三裡地去南溪村坐中巴去鄉鎮再轉坐中巴去縣城,轉車兩趟,才能真正到縣裡,確實麻煩得緊。後世這個問題是解決的,三葉村也有了直達縣裡的中巴,雖然一天只有一趟,這也給了村民的出外提供了方便。而後世,南溪村到縣裡的中巴更多,差不多一個小時就會有一輛,確實方便了許多。
從三葉村到南溪村,只有一條山路通路,路一邊是一條很深的溪流,另一邊卻是山,山路邊有一排的墳。九十年代,還不施行火葬,而土葬除了葬在山裡,也就只有路邊了,所以這樣的情況每個村子都有。
練過武的人,三裡地確實要不了多少時間,更何況我修道練的是靈力,走路更快。到了南溪村的時候,我手上的米糕也基本吃完了,肚子只是暫時填了下饑,並沒有多飽。南溪村車站那裡就有一家副食品商店,而錢對我來說已經只是數字,在港城幫臧老解決了風水問題,他就給了我五百萬,還每個月會定時給我的卡裡打上一筆顧問費。當時我並沒有辦卡,我還沒有身份證,也辦不了卡,所以臧老給我的是一張無署名的金卡。回到海縣不久,我就用了爸爸的身份證辦了一張新卡,很快金卡裡的錢就被轉到了新銀行卡裡,但這事爸媽並不知道,我還沒有把這事告訴他們。
買了兩只鄉巴佬雞翅,就在那邊開始等車。現在的發車時間沒有像後世那麼規範,現在是人坐齊了就會開車,此時車上還只有三個人。
車上的人在聊著天,說的正好是大伯母突然受傷住院的事情,也不知道這事怎麼被傳到了南溪村。
“你們聽說了嗎?三葉村的尤春花被她侄女打得腦震蕩進了醫院。”一個胖大嬸小聲地說。
“早就聽說,是尤老三傳出話來,說如果他姐不好,他會把童二一家都殺了。”另一人說。
第一個說話的胖大嬸說:“這尤老三也太兇了,怎麼就要殺人了?”
第二人說:“也不能怪他,他和尤春花的感情很深,當時他爹被抓的時候他還小,是尤春花帶的他,兩人姐弟感情很深。那個童二家的女兒也真夠狠的,把自己的親大伯打進醫院,聽說到現在還沒有醒,醫院說可能會成植物人。”
“啥叫植物人?”
那個人說:“植物人就是一動也不動,就跟植物一樣。真是可憐,這童二家的女兒活該被尤三記恨上,尤老三可是個狠人,被他記恨上,她鐵定活不了。”
這時,另一個一直沒說話的男人說:“你們女人就是愛八卦。也不想想,一個八歲的小孩,過了年也才九歲,能有多大力氣?能把人打進醫院,還昏迷?這事也只有你們老孃們能信,換作我,我是不信的。”
我情不自禁地看了一眼那個男人,這一看卻發現是個認識的。他是南溪村人,南溪村和三葉村鄰村,很多人都相互認識。這個男人大概五十左右,是南溪村的村長,姓鄭,叫鄭不爽。南溪村是個大村,是當時南林鄉最大的村子,有兩千戶人家,全村主姓鄭,不像三葉村比較雜,有三個姓。這個鄭不爽很有名,他從15歲開始任村長開始至今,南溪村的的經濟居全鄉第一,也是鄉裡唯一一個挖了大水庫的村子,還是全縣最大的水庫,也因為他的英名之舉,才讓村子裡的人在旱災的時候沒有被旱災打倒,連糧食總量都遠超縣裡其他地方。南溪村也有其他村民想當村長,但沒有一個比得上他,後來每次選舉,村民都不約而同地選他,所以他一直繼任至今,也是海縣唯一一個連任這麼多任的村長。
不愧是當了那麼多年的村長,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事件中的破綻。
那兩個婦女,顯然也是南溪村的,對於村長大人的疑問,她們也不敢反駁,那第一個的胖大嬸問:“村長覺得,事件的真相應該是什麼?”
鄭不爽村長想了想說:“我不瞭解事件的全部經過,也不敢妄下結論。但是如果說一個大人被小孩打到昏迷住進醫院,我是不信的。哪怕傳說中,這個小孩是用石頭將人砸傷才住進醫院,但這事漏洞百出,太讓人無法信服了。首先,事件中說,童二家的童真用的是石頭,把人當場砸出了血,然後尤春花受傷,在晚飯時爆發後昏迷住進醫院。這裡就有破綻,一是童真要用多大的石頭才能把人的腦袋砸破,石頭太小沒有效果,石頭太大,小孩能有多大力氣?再說,就算石頭很大,小孩得用多大的力氣,才能把人當場砸出血來?就算前面都成立,確實是她用大石頭把人打出血來,用的是慣性力量,那麼既然當場砸出了血,為什麼要到幾個小時後才發作,然後陷入昏迷?中間到底又發生了什麼?如果把人打出腦震蕩到昏迷,那就是重度腦震蕩,那麼當時的情況應該是當場就陷入昏迷,而不是等幾個小時之後才昏迷。”
鄭村長的連環分析下,兩個婦女也覺得有些可疑,覺得此事有些不確定起來。
鄭不爽又說:“當時童真砸人的時候,可是有不少人在場,就算當時在場的人多是童二一家,那麼童大波呢?當時她也在場,既然童真能把人砸出血,為什麼她不上前幫襯自己的母親?這是第二個破綻。”
我在一旁聽了,也點點頭,鄭村長分析得確實對。
鄭不爽接著說:“更重要的一點是,我不相信童真會出手這麼狠,把人打進醫院。”他說得斬釘截鐵,力挺童真。
兩位大嬸連連點頭,這就是名人效應。鄭不爽在南溪村的威信極大,他說出來的話,南溪村村民無不信服,因為他從不會信口開河,只要他說到的事,無不會執行。就憑這一點,南溪村村民就信他。所以其他人如果替我辯解,不被人懟死才怪,但是當他提出了疑問,卻能讓人沉靜下來慢慢地去思考這個問題。
鄭大爽說:“童二一家的人品,我信得過,童二這人做事從來都正,跟童大叔一樣人為清正。相反,童大一家,我還真信不過。童大以前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再說這個尤春花,撒潑訛人,什麼沒幹過?尤老三就更不是個東西,三葉村的臉都被他丟盡了,更是連累了我南林鄉,他在縣城幹得都是些什麼事?他一家子,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誰知道是帶了什麼目的。”
這話,也早在我的思考範圍裡。尤老三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尤春花傷得多重先不去論述,尤老三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而不訛上一把?別人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去城裡的原因,這件事不能再拖,否則吃虧的只有我們家。大伯這人,眼裡是沒有兄弟情的,否則他也就不會連自己的親爹也可以放任不管。
南溪村認識我的人不多,因為我從小不怎麼回三葉村,也就是過年的時候,才會回來。而恰恰,這輛車子裡就有認識我的人,認識我的人就是這輛車子的司機,叫鄭平,也就是我爸學木匠時的師弟——我應該叫他一聲師叔。
“童真,你怎麼獨自一人上車?你爸媽呢?”
“我爸被人打傷了。”我說得有些咬牙切齒。
車子裡的人才知道,剛才他們議論的主角竟然是我。有些人訕訕得說不出話來,也有人過來問我當時的情況。我自然不能任由別人壞我的名聲,很平靜得把當時的情景又複述了一遍,再結合剛才鄭村長的分析,很多人都力挺我。
這時,車子裡的人越來越多,很快就坐滿了。還是有不少的人會往返於鄉裡與村裡,也有不少人去城裡,所以用不了多久,車子就開了。
車裡很悶,車子開得也不快,雖然大冬天的,沒有汗臭味什麼的,但是當時的中巴車還沒有空調,大家抽煙什麼的也正常,所以什麼味道都有。那時也沒有無人售票機,所以一個中巴車裡會有一個司機外加一個售票員,售票員往往是村子裡的婦女,而正好這個售票員我也認識,是我原來學校的一個同學的媽媽。
她很大方地就沒有收我的錢,因為司機也是熟人,所以很自然地就免了我的車票,但是我卻沒有答應。南溪村到鄉裡的車票,大人也只要一元,作為小孩的我只要五毛就行了,為了省這麼五毛錢而去欠了別人的人情,這事我是不願意幹的。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是大事,所以我掏出了五毛錢遞給售票員。
車子裡的聊天,我沒有再參與,很快就到了南林鄉,又接著轉車,下午兩點才到了城裡。
縣城裡,現在就有了年味,買年貨、買煙花炮竹、買衣服等,很熱鬧,這是後世很難看到的。進了新世紀後,因為煙花的禁燃,已經缺少了那種年味,生活質量的提高,讓大家也沒有了那種過年一定要買衣服的感覺,因為天天可以穿新衣服。
我並沒有一開始就去醫院找大伯他們,而是去了金光ktv,見了老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