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啟朝第一堂解剖課(第2/2頁)
章節報錯
“刀法,會隨著武者的揣摩、實戰,越來越精湛。劍,亦如此。同樣,琴棋書畫、文章詩書,也都是前人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積累下來,方有那靈感乍現、妙手偶得的剎那。”
“屍檢,也就是你們所說的驗屍術,最開始便有現在這般講究,有現在這麼多勘驗傷勢的方法嗎?”
齊逸話鋒一轉,看向啞然無語的趙不晦:“難道不是歷代仵作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找到了一個又一個行之有效的驗屍方法嗎?”
“神宗二十一年,仵作魯氏,創紅傘驗骨法。將屍骨以麻繩串之,入燒熱的土坑用酒醋燻蒸。兩個時辰後取出,在烈日當空之時,以紅油傘遮住,若骨上呈現淡紅色血蔭,就說明死者曾在生前遭受歐打,以致斷骨。”
“永隆十四年,仵作商氏,發現銀釵驗毒法。開平七年,仵作宋三郎,創梅餅驗屍法。九年,發現被火燒死者,氣管內有積灰,若被人捂死後再焚燒,則氣管內無灰。十一年,宋三郎再創蒸骨驗毒法。”
“因屢破奇案,宋三郎從一個人人看不起的仵作,官至提點刑獄司按使察。自宋三郎始,仵作不再是低賤的職業。雖然人們對仵作這一行依然抱有很大的誠見,卻也知道,若無仵作,這世間將會有更多冤假錯案。會有更多被害者,永遠都沒有昭雪之日。”
“爾等口口聲聲說著不要辱沒祖師爺的聲名,但所行之事,卻與所說之話背道而馳。”
“如果那位宋提刑,也像你們這樣,抱著前輩傳下來的老辦法,妄圖吃一輩子,仵作這行還能有未來嗎?”
一字字一句句,如一記記重錘,錘打在趙不晦的心上。錘得他抬不起頭,也說不出半個字來反駁。
當那少年說出《行人手札》裡記錄的一條條驗屍之法,趙不晦就已經明白,這少年是下了苦功夫的。因為,那手杞只有仵作才會通讀。
“本官今天心情好,給你們上一課。”
...................
齊逸轉身走到白布旁邊,蹲下身指著被他解剖開來的肺,說道:“健康的肺應是血紅色,但由於死者已經死亡七個時辰,內臟衰敗,有極輕微腐爛現象。因此,這個肺的顏色呈現出豬肝紅色。”
“死者的肺管明顯比正常的肺管粗大,這說明死者平時是個運動量非常大的人。死者是守備軍士卒,這符合他每日操練的特點。”
“切開肺葉,可以看到死者的肺內有幾顆乳白色斑點,初步觀察,所有斑點不足一寸大小。”
寇戰走上前,屈膝半蹲,緊挨著齊逸。
二人靠的很近,近得齊逸甚至能聞到對方身上一股若有似無的淡淡的香味。
那香味有點像薄荷,自帶一種清涼的氣息,又夾雜著一絲橙子的甘甜,讓他瞬間忽略了腐臭與濃重的血腥味。
“這是什麼?”寇戰問道。
有些愣神的齊逸,趕忙反應過來,回道:“肺結節,這是一種病症。患此病者,輕則咳嗽、胸悶,重則咯血。需靜養就醫,若再嚴重下去,就會死亡。”
“哦,可是他已經死了。”寇戰的語氣從始至終都是冷冷的,沒有一絲情緒起伏。
齊逸差點被這個地獄笑話給逗笑了。
封天賜湊上前來仔細觀察,武官出身的提刑官江入年,也不甘落後地走到白布旁。
隨即,堂內一眾捕快,全都圍過來。連那個斯斯文文、存在感幾乎為零的王推官,也壯著膽子走到一旁,伸長脖子往裡瞧。
秦合正則站在不遠處,雙眼無比陰冷地盯著被人群圍在正中的齊逸,嘴角神經質地微微抽動起來。
“二爺!”
灰髮老者低聲道:“老奴去殺了那狗賊,給五郎報仇。您就說全不知情,那江提刑斷不敢拿您問罪。老奴能逃,就算逃不了,也無妨,老奴這條命...”
話沒說完,秦合正便搖了搖頭,示意老者不要衝動。
“擋光了,擋光了。”
齊逸一聲喊,捕快們趕忙讓到兩側。
“可以很清楚看到,死者的肺內僅有極少量半透明痰液,並無淤積黑色痰液的情況。這說明,死者並未吸入迷煙。”
眾人恍然想起,齊逸之前曾著重說明過忍冬的藥性,會令吸入者的肺內淤積黑痰。
“哼,說了這麼多,就是想用這種把戲,瞞騙眾人罷了。”
秦合正高聲道:“誰能證明,吸入迷煙,就一定會有黑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