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 53 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緊接著,還有最後一場。
三月十五,紫禁城保和殿,殿試。
天還未亮,宏偉寬闊的宮殿外,已經站滿等待入場的考生,周圍一片肅靜,只偶爾傳來巡邏守衛的腳步聲和盔甲碰撞聲。
隨著宮門的開啟,沉悶的聲響似是重重地敲擊在眾人的心上,神色各異的考生忐忑走進即將決定自己命運的大殿。身著素色長袍的江璟雲隨眾人走進去,在鴻臚寺官的引領下,恭敬地向皇帝和考官們叩拜行禮後,便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靜待考官發卷。
今日只考一道策論,黎明入場,日暮交卷,捲上書:百姓足,君孰與不足。【1】
看到題目後,江璟雲思索片刻,便毫不猶豫地開始提筆蘸墨,在紙上寫下: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2】
龍椅之上的皇帝在大殿裡一眾神情緊繃的考生中,看到一個毫不露怯、全神貫注奮筆疾書的考生,有些好奇問道:“那人是誰?”
禮部尚書順著皇帝視線看過去,笑著拱手回道:“回皇上,此乃本次會試第一、廣府青縣人,江璟雲。”
“哦?”皇帝挑眉,“就是柳愛卿提過的頗具魏徵之風的那個?”
柳尚書正欲回話,就被一旁的趙學士接腔道:“不過是初出茅廬不懂收斂的毛頭小子罷了,柳大人未免太過抬舉他。”
“趙大人此言差矣,下官看此人下筆鎮定從容,倒不像你所說的性子毛躁之人。”禮部周侍郎也加入話題。
趙學士輕甩衣袖,低頭垂眸:“周侍郎,單憑表面評判一人品性,有失偏頗。”
“那趙大人又是如何斷定……”
“……”
皇帝饒有興致地看著下面的互相擠兌的臣子,本來對這個考生只有三分好奇,現在倒有七分的興趣,“待會將他的卷子呈上來,我親自瞧瞧,此人有幾分真本事。”
君王一錘定音,臣子只能俯首作揖:“是。”
話題中心的江璟雲對此渾然不知,眼睛緊盯著面前的卷子,手下筆不停歇,盡力將自己所學呈現在這一張薄薄的紙上。
時間推移,太陽西斜,昏黃溫暖的光線灑進來,莊嚴肅穆的大殿也柔和了幾分。
隨著一聲鐘響,收卷官將眾人案幾上的卷子一一收存,渾身僵硬的江璟雲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終於考完了!
卷子收存後,閱卷時會隨機分發給8人,輪流傳閱,各自在捲上打上“o”、“△”、“\”、“1”、“x”五種記號,其中得“○”最多者為最佳卷。【3】
因上頭特別關注此次的結果,所以收卷後,負責的官員們立即熬夜開始評選。
隔日早朝,捲上最多“o”的十本卷子,就呈到了聖上面前,擺在最上面的,赫然就是江璟雲的文章。
皇上拿起卷子,“嗯,這字有形無神,差了點火候。”又仔細看其中的內容。
“經學通明,制行修謹,議論明晰流暢【4】,不過這言辭……”皇帝看著忍不住笑了,在一群朝臣不明所以的表情中繼續說道,“夾槍帶棒,話裡帶刺,他知道都有誰看這卷子麼?”
初生牛犢不怕虎,真是敢說敢言。
禮部尚書俯首上前一步,恭敬請示聖意:“那依陛下看,這次的名次如何排比較合適?”
“年輕氣盛,膽大包天,也該給他點教訓,不然不曉得天有多高!”但排名也不能太低,不然有失公允,這讓皇帝一時有些難以抉擇。
見聖上猶豫,馬上就有臣子進言提醒道:“陛下,臣記得,那考生樣貌不俗……”
皇帝仔細回憶昨日那考生的容貌,點點頭,“確實不錯,既如此,那就讓他當個探花郎吧。”說罷便將手中的卷子遞給一旁的宦官,“行了,還有別的事沒,無事便退朝吧。”
言畢,立即有人上前,“臣有本要奏……”
【作者有話說】
【1】出自《論語·顏淵》。
【2】出自明成化年間鄉試、會試第一王鏊的殿試之作。
【3】參考百度百科:殿試
【4】參考百度百科關於王鏊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