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寧婉與路少夫人並沒有什麼要緊事,當面固然有許多話兒要說,若是寫信還真寫不出什麼

。因此她展開信紙寫了兩行就就將紙揉成一團扔了,“算了,你只替我捎個口信兒,問問她哪日有空兒我過去說說話兒。”

聽鐵石應了,就幫他備去路家的禮,順便也把自己的也備出來。明明是一家人,卻要分兩次去,果真麻煩。但形勢變幻,自婆婆得了誥命,老宅這邊處了上風,公公在安平衛內名聲很是不好,此時若是去了安平衛不見長輩,彷彿自家太過傲氣,不大合宜。不過不見見路少夫人,也不合宜。

鐵石尚未成行,寧婉卻先接到了趙太太的信請她去莊子上避暑,就笑道:“她們還真體貼!”知道自己的難處,便替自己想到了前頭。

這一次自然要夫妻二人同行。

近來槐花兒竟有一半以上的時候是跟著奶奶睡的,因此寧婉倒也不擔心在外面住上一兩夜,收拾了東西與婆婆告辭又哄了槐花兒幾句與鐵石出了門。

趙家的莊子離老宅沒多遠,他們騎著馬一會兒就看到了前面的莊子,這時又遇到了路家的人。原來路指揮同知竟帶著老母親、夫人和兒女們一同來了。

寧婉在馬上就先跟著鐵石給路指揮同知行了禮,然後又下馬坐到了路少夫人的車上,“這時節帶老人們出來散散心很好。”

路少夫人就笑問:“你婆婆還是不喜歡出門?”

“是呀!”寧婉道:“趙太太本也給她下了帖子,可她就是要留在家裡看槐花兒,其實本可以把槐花兒帶著一起來的。”

路少夫人就說:“老人家既是不喜歡就依著她,硬將她拉來她恐怕也不自在。”

“正是這樣,”寧婉笑道:“你家太婆婆、婆婆興致倒是都很高。”記得自己在趙家時路少夫人雖然常到孃家莊子上消暑,但路家老太太和路太太卻沒有來過。

“可不是,這兩年家裡事事都很順,老人家就開心,見了我孃的帖子就笑著答應來了。”

安平衛近兩年最大的事就是虎踞山剿匪了。路指揮同知在剿匪一事上完全支援鐵石,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對,特別是中間堅決反對周副千戶代替盧副千戶之事,當時鬧到了遼東總兵面前,後來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知道他知人善任,襯得周指揮使更加灰頭土臉。路指揮同知的名聲上去了,實惠也沒少得,先是路大少爺因軍功得了百戶之職,接著路二少爺因運送軍需妥當升到了總旗。總之,路家如今的確順遂。

“這都是你們家指揮同知有本事啊!”寧婉由衷地讚道。路指揮同知支援鐵石是不假,但他藉著鐵石一步步加強了自己的勢力,真是個有眼光的人。

“你們家豈不也樣樣如意?”

“不錯,不錯。”兩人說笑了幾句,就到了莊子前面。路少夫人趕緊下了車上前去服侍太婆婆、婆婆,寧婉與她一道扶了路老夫人下車,又笑著問了好,“老壽星身子竟然越發硬朗了呢!”

老夫人就與她逗笑,“盧夫人更加俏麗了呢!”

路夫人扶著小兒媳婦的手就說:“我們家老夫人最喜歡盧夫人了。”

路少夫人就急忙躲了開說,“是以,我就把自己的位置讓給盧夫人了,由著盧夫人服侍老夫人呢!”

“你偷懶耍滑竟還能找藉口

!”

“可是婆婆知道了我的心事,旁人再猜不到的!”

陸家女眷們每每喜歡逗笑,寧婉早聽慣了的,便與大家說笑著往裡走,趙太太早帶著大兒媳婦和丫頭婆子們迎了出來,又是一番說笑,女眷們就進了內院。

寧婉原想趙路兩家是親家,自然有許多話要說的,因此便向後退上一步,不想趙路兩家人都笑著跟她說話,一時間她倒應接不暇。略一思忖便明白過來了,這兩家人都是極會處事的,因自己是外人反而不好冷淡了,至於他們親戚,自有的是機會。

因此寧婉便笑著問了趙太太在莊子上的起居,並家裡上下人等。

趙太太就說:“託盧夫人的福了,我現在精神好多了,就是幾個孩子也都不錯。”指了自己身邊的大兒媳婦,“老大在家裡閉門讀書,如今她房裡的一個丫頭有了身子,大家只盼著是個小子。”

今天來的人都知道趙家的事,因此聽了就都恭喜趙太太,“定然是個小子的,即便不是,也可以再生。”

寧婉其實驚了一下的,趙國藩原本再沒有子女,但不想現在又有了。不過她又一想,許多事都變了,趙家的情形也跟著變了著實不必奇怪。就又聽趙太太說起了趙國茂,“到了莊子上,他倒是十分歡喜,每日裡到處瘋跑,我索性由著他,幾個跟班的倒是累了些。”

路老夫人就說:“男孩子這般跑跑其實於身子是極好的。”

“這些日子身子是壯了不少。”

寧婉不由自主地就道:“總是要小心些,二少爺出門時一定要多帶幾個人。”

趙太太聽出盧夫人的關切出自內心,就點頭笑了,“可不是,家裡的丫頭婆子們不頂用,又自村子裡僱了幾個小夥子。”又慶幸當初答應二少奶奶和離的那一步走對了,盧夫人對二兒子因此有了愧疚之心,很是照應自己的二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