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分店(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剛剛自己與趙國藩的舉動,寧婉知道大家一定會疑惑,她索性先聲奪人地道:“羅雙兒就是這樣對寧雪的,所以寧雪一向聽她的話。她還告訴我,只要是真心的,不必說是人,就是小貓小狗也能懂得誰對它好誰對它不好。”
其實這是她自己的體會,當年她也以為趙國茂什麼也不知道,但是她依舊對趙國茂十分好,日子久了,趙國茂就認識她了,也肯聽她的話。
大姑聽了點了點頭,向喜姐兒說:“婉兒說得對呀,你既然嫁了他,就對他好些,時間久了他一定能明白的。”
喜姐就氣道:“我怎麼沒對他好過,可是他要是懂,怎麼還能認錯人,把婉兒當成我!”
大姑也正是為此說喜姐兒,別人不知道,她卻知道女兒對女婿一點也不用心,甚至平日裡很少與女婿在一處,因此就問:“他不認得你,卻怎麼認得許媽,又肯聽許媽的話?”
許媽是趙國茂的奶媽,對趙國茂比趙太太還要用心,因此趙國茂對這個奶媽也特別依賴,只是許媽年紀大了,患了頭暈目眩的毛病,三天兩頭地犯病,每次病了都不能活動。當年寧婉進趙家後,許媽沒多久就回鄉下養老了,如今她雖然還沒走,但卻依舊得了先前的病,想來也不能支援太久。
喜姐兒就犟嘴,“許媽從小把他奶大的,我才嫁過來幾天?”
於氏見孃兒倆犟上了,就扶著頭說:“這酒竟有些上頭,我有些暈,不如讓賢兒、清兒和婉兒陪我先住下,你們娘幾個也說說話兒。”
喜姐兒聽了就又叫過小丫頭,“送舅母和表姐表妹去客房,好好伺候著,有什麼缺的只管來拿。”
大家跟著小丫頭去了客房,見裡面□□東西都是齊的,小丫頭又殷勤地送了醒酒湯,垂手立在炕前笑問:“舅太太、表小姐們還有什麼要用的,只管吩咐下來。”
寧婉看著這些幾乎都能叫上名字的下人,只從荷包裡拿出一兩銀子,“你們都下去歇著吧,這錢拿去買些零嘴兒吃。”
看小丫頭下去了,寧清就撇嘴說:“這趙國茂果真是個傻子,連人都認不出,喜姐兒這日子也就是驢糞蛋子表面光,繡花枕頭一包糠!”
寧婉一直在想趙國茂為什麼會認出自己,現在聽寧清這話更覺得茫然,趙國茂還是傻子肯定毫無疑問了,難道正是因為他的心智只與三歲小兒差不多,便真與小孩子一樣,眼睛明亮,能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就像自己的夢境?
只可惜不能將趙國茂叫來好好問上一問。
寧清的話雖然不錯,但是十分不好聽,於氏就沉下臉來,畢竟喜姐兒已經嫁了,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了,而且眼下大家正在趙家,就趕緊低聲喝住她,“你少說兩句吧!”
寧清自然也知道這些話不能讓趙家人聽了去,因此難得地沒有回嘴,而是坐到了炕上,隨手從炕桌上的八寶攢盒裡拿了一個梅子放到口中,卻又免不了嘆一聲,“趙家真有錢啊!就連客人住的房子也弄得這麼好,又擺了這麼多好吃的!”
寧賢就笑著說:“這一天雖然什麼活兒也沒幹,只是吃吃喝喝的,可我卻覺得好累呢。幾個孩子也都困得睜不開眼了,不如我們早些睡了吧。”
於氏點了點頭,“我們早些睡吧,明天好早些起來回家。”
當晚大姑和兩個嫂子並沒有到客房住,而是直接就留在喜姐的院子裡了,第二天一早接大家過去吃早飯。這時寧婉早拿錢使了個小丫頭到外院與爹說好了,飯後就向喜姐兒道:“鋪子裡只幾個夥計,著實不放心,表姐還是帶我們向趙太太辭行吧。”
大姑也說:“我剛也想著,親家太太昨天累了一日,今日萬不能再勞煩她了,且我們也有家裡要顧,正應該早些回去呢。”
經了昨日趙國茂的一番胡鬧,喜姐兒也不似先前那般興興頭頭的,就點頭說:“那我帶大家去婆婆那邊辭行吧。”
大家去了正房,趙太太倒是十分挽留,只是大家事先已經想好了,因此再三推了,“都是親戚,日後再來。”又讓趙太太,“我們那邊雖然偏僻又沒有府上這樣好,但親家太太若是閒了不妨過去逛逛,只當是散心。”
拜別了趙太太,寧家人先送大姑和大姐兩家回了梨樹村,一路上大家十分默契地只說些趙家的富貴,卻沒有一個人說起趙國茂,只當從來沒有這麼一個人。
再與大姑他們分了手,寧家又按先前的計劃去了柳枝鎮的分店,原來從梨樹村到柳枝鎮再回馬驛鎮雖然繞了些路,但畢竟繞不多遠,平日沒空專門過去,此時正好順路去看看。
柳枝鎮上德聚豐的分店也開在主街上不錯的位置上,寧家一行人到的時候正是晌午,店門前送山貨的人絡繹不絕。原來柳枝鎮與馬驛鎮差不多,都靠近大山,這時候正是山貨多的時候,農家人為了送貨哪裡顧得上吃飯!
小柳如今當了掌櫃,穿了件長衫,但是他天生坐不住的性子,否則也不會說什麼也不跟著王木匠打傢俱而到寧家做夥計了,此時正站在鋪子門前與送山貨的人說話,又時不時地幫著新到來的人卸下揹筐。一眼見了車子上的寧家人,就笑著迎了上來,“東家過來了!”拉了騾車讓大家進店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是寧婉的主意,德聚豐的分店不論是鋪面還是裡面的櫃檯貨架都是一樣的,而收山貨的價也是完全一樣的,不論是哪裡的人,不管到哪個德聚豐送山貨,都是相同的。將來她在別處開鋪子,也是如此,讓大家把德聚豐的招牌牢牢地記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