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清原本就不是個吃虧的人,嫁到劉家學了本事越發潑辣愛財,親孃親妹子的東西她都惦記,在門外聽得原來偷魚的竟是三房,哪裡還能忍?

屋裡三個人正商量怎麼以理服人的時候,她已經堵在三房門前了,“你們偷吃了我家的魚,老天爺在天上看著呢,明天就叫你們肚子里長出一個大瘡來,從腸子爛到心,再一直爛到嘴裡,叫你們一輩子吃不了飯,活活餓死在全村人面前!”

三老太太便在屋裡應了一聲,“誰說是我們家偷的魚?”

話音未落,寧清就高聲道:“你若是敢與我去土地廟前辯白,說要是你們家偷吃了魚就死全家,我就把刀給你,隨你怎麼砍我,姑奶奶給你們賠命!”

在三家村,沒嫁的姑娘家就是厲害些也限,總要顧及體面名聲,寧清那時每要發火於氏便都如此提點她。但是她自嫁了人就不一樣了,什麼體面名聲,那些都是虛的,最要緊的就是利。且在劉家時,她若非有這個潑勁兒,哪裡能鎮得住婆婆和妯娌們呢!眼下的幾句話又狠又刁,讓三老太太竟不敢答言。

三老爺子便踱出屋子,“你一個嫁出去的姑奶奶回孃家亂摻合什麼!趕緊回劉家去,我只與你爹說話。”

寧梁便隔著院子說:“三叔,昨兒個我家水塘丟了東西,你可知道?”

寧三老爺子是最嫉恨寧家大房發家的,雖然寧二郎是他的親侄子,可是他卻點也不盼著他好,卻寧願要先前那個唯唯諾諾,在自己面前俯首貼耳的侄子。

雖然那時三家村都窮,但自己的日子過得有多愜意呀!家裡缺了些什麼,侄子那裡都可以隨便拿的,若是有什麼不快,更是可以把火發向侄子。甚至整個村子裡除了郭老爺子就數自己有威望了,就連二哥都比不了他……

但是,自從寧婉那丫頭受了傷,大房便開始不聽話了,到了他們做起了生意,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掌控。三老爺子原也沒想偷魚的,但是想到是大房的東西,他不拿心裡就難受,終於在看魚的時候忍不住撈了魚。而一直鬧著的拴兒又順手掐了荷花和荷葉。

說實話,三房的這頓魚吃得並不痛快,先是不敢大張旗鼓地做魚。小小的村子,哪一家買了魚買了肉不是整個村子都知道的?買東西的人家得意洋洋,看到的人家羨慕佩服,少不了要說上幾句,“瞧,老寧家三房日子就是過得好,又買魚了。”

可是自家偷偷撈的魚只怕傳出去味兒讓人聞到,再過來問:“你們傢什麼時候買的魚?我們怎麼不知道。”因此只在夜間用水煮了煮就匆匆地盛出鍋了,味道可想而知了,就是鬧著要吃魚的拴兒也只吃了兩口就放下筷子。至於兒子兒媳婦都知道魚的來路不正,誰也沒夾那魚,還是三老爺子和三老太太像吃藥一般將魚都吃了。

吃過魚又要將魚頭魚鱗魚腸都悄悄扔出去,此時更怕別人看到了,一向聽話的兒子兒媳並不肯去,只有三老爺子自己送出去埋了。

可是就是這樣,竟然還是被人發現了!

三老爺子心雖然是虛的,但是卻又默默地給自己鼓勁兒,“當叔叔的吃了侄子家的幾條魚算什麼?難道也算偷嗎?”他果然勸動了自己,便狠狠瞪向侄子,“怎麼了,你這是拿賊拿到了叔叔家了!”

要是過去,寧梁早在這目光下彎下了腰,但是今天他卻還站得直直的,自己家丟了東西,自然有理,“三叔,你要吃魚只要跟我說一聲就行。”言外之意是不能偷偷地拿。

三老爺子被一句話頂了回來,正要發火,卻看到房前屋後站了不少人,剛才寧清的叫罵聲早將三家村人都引來了,又有人竊竊私語地說了些什麼,大家便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都笑嘻嘻地看著三老爺子,只聽他怎麼說。

一眼瞥見人群后面的郭老爺子,三老爺子便覺得看到了他臉上嘲諷的笑意,他無端地心虛起來,難道自家也要與郭家一樣傳出賊名?出門就會被人指指點點?郭家做賊的二流子郭秋柱已經送走了,郭小燕也嫁出去了,郭老爺子也算是壯士斷腕,但是自家能斷的是誰?自己可沒有郭老爺子那麼多兒孫!

三老爺子腦筋一轉,哈哈笑了兩聲,卻向寧梁說:“二侄子!昨天我是撈了兩條魚,偏偏拴兒不懂事把那荷花和荷葉也採了兩支。正要給你家送錢,卻一時有事忙忘記了,不想清兒就這樣鬧了起來,多讓人笑話!”

又從懷裡摸出來幾個錢說:“三叔可不差你錢,現在就算了給你!”

寧梁搖搖頭不接,“家裡的水塘也不過婉兒鬧著玩弄的,不成想竟養出魚來,三叔要吃自然沒什麼,一是那荷花荷葉長得不容易別再折了,再就是水塘中心有一人多高,若是夜裡不小心掉了進去出些事可就不美了,因此我們家昨天便與村裡人說過,大家都小心些,要撈魚就找我們家拿網兜撈。”

看的人哪個不心裡明白,因此都笑著說:“三老爺子,寧二郎不是來要你的錢,是擔心親叔叔夜裡撈魚時掉到水裡出不來了呢!”又有人不懷好意地哈哈笑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