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秧歌(第2/2頁)
章節報錯
娘也說:“我跟你大姑從來都是有什麼說什麼,不必虛情假意的。”又道:“俗話說出門餃子回家面,明天就做餃子!”
寧婉就問大家,“包什麼餡的好呢?”
爹就笑了,“你們都不知道,你大姑最愛吃蘿蔔油渣餡的餃子!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你奶奶用蘿蔔和油渣包的餃子,你大姑吃得最香。”
大姑就大笑起來,“原來二郎還記得!”又道:“那時候我就覺得油渣餡的餃子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
於氏就笑道:“那我們明日也嚐嚐。”
家裡雖然也包過油渣餡的餃子,但是從沒有用蘿蔔和油渣一起包過餃子。第二天一早寧婉起來便熬了一盆油渣,寧梁去地窖裡取了幾個大蘿蔔,大姑和娘也都是能幹的人,再加上喜姐兒,大家一會兒就將這蘿蔔油渣餡的餃子包出來煮好了。
都是一家人,也不必分什麼男席女席,團團坐下吃這蘿蔔油渣餡的餃子,“嗯,正是我小時候吃的那個味!”
“沒想到這蘿蔔油渣餡餃子果然好吃!”
吃過餃子,爹牽著兩頭毛驢送大姑和喜姐兒回了梨樹村,娘和寧婉送到村口方回。
大姑走了沒幾日就到了二月二的社日,娘炒了黃豆,就想起了去年分的豬肉,在家裡開玩笑,“也不知道今年郭老爺子會分什麼給家裡,還是兩個豬蹄子?”
寧婉也笑,“再分兩個豬蹄子就好,家裡的四個我還沒空做呢,正好一起燉上一回。”又想起一個典故,“還是在漢代,有一個人叫陳平,他在鄉里主持祭祀,每次分肉都特別的公平,鄉里所有人都佩服他,覺得他將來一定會有大出息。後來他果然當了丞相!”
“可見這能當大官的人,從小事上就能看得出來,”爹就說:“我估計著這一次郭老爺子不能了。上次因為小燕的事吵了一架,後來郭老爺子見了我每次都主動說話。我想小燕也嫁出去了,秋柱也去當兵了,瞧著他也有幾分可憐,也不好不理他。”
“你爹就是心軟,我就不理郭老太太,”於氏說了又替丈夫找了個藉口,“不過,他們男人與我們女人不一樣,就是心裡不痛快表面也要過得去,畢竟鄉里鄉親的。”
祭祀一完,爹提回來一大條子的好肉,放在灶間說:“三家村裡我們家分的肉最多最好,我都有些不好意思拿,可是這肉又是不能不要的。”
寧家早不差這麼點子肉了,因此並沒有人領情,反說:“先前總覺得郭老爺子是個公正的人,眼下只從這兩次的肉就能看出來,他的心果然是歪的,也無怪他家裡出了郭小燕和郭秋柱呢!”
給寧家多了,自然就有少的,村裡人自然也有議論的,大家都覺得郭老爺子的心太不正了。正是農家的閒時,大家無事東家串串西家走走,十次裡倒有八次會提到郭老爺子分的肉有多不公道,就是郭家本家的幾戶,也公然這樣說。但是郭老爺子畢竟是村裡的長輩,大家也不好意思到他面前說,但想來他也不會不知道,只是裝做不知罷了。
轉眼天氣慢慢暖了起來,家裡做生意前先將屯了一冬天的糧食賣掉了。原來去年秋收後寧家除了交稅之外並沒有將其餘的糧食賣掉,一則是因為家裡不缺賣糧的錢,再則就是經歷過一次春季賣糧後便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糧價最高的時候,家裡又不急著用錢,自然就不如屯到現在賣。
爹每日牽了毛驢將糧送到馬驛鎮,一斗讓些錢交給了糧食鋪子,如今他再沒有那許多閒時間在鎮上等著賣糧了。甚至明知道虎臺縣裡價又要高上幾分,也因為路途太遠而沒有送,眼下這些糧食的錢對於寧家已經不算什麼了,遠不如鋪子的收益。
野菜剛長出來的時候,寧婉自己採了些,加上在村裡收的,一共湊了一筐與爹送到了虎臺縣,回來的時候卻留了一籃子送到盧家。
吳夫人見了寧婉十分地高興,“我正算著天暖和了,你就會來了呢。”又拿出一個紅包給她,“這是我給你留的壓歲錢。”
寧婉要推,吳夫人趕緊按住她的手,“拿著吧,我年年都給鐵石打一個的,今年多加了一個給你,也不麻煩。”
寧婉握著紅包,感覺裡面是一枚錢,現在聽吳夫人這樣一說,倒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了,而且,將她和盧鐵石並列起來談,更覺得十分地奇怪。
吳夫人就是個不會說話兒的人,寧婉如此安慰自己,又將紅包收了起來,自己欠盧鐵石的人情已經有很多了,也不怕再加上一份壓歲錢,慢慢還就是。
寧婉便將自己採的野菜拿出來,“這是地裡才長出來的,眼下正好吃個新意,等我們村裡的貓瓜兒菜長出來,我再給夫人送。”
“上次鐵石去你們村裡回來帶來的菜就都很好,”吳夫人說著,卻笑著從炕桌下面拿出一個匣子,開啟蓋子拿出最上面的一封給寧婉看,“這都是鐵石給我寫的信,最近的一封說他做了小旗了!”
寧婉接過吳夫人遞來的信掃了一眼,念道:“秋日夷人搶糧時兒所立軍功經報安平衛,並轉兵部,批示賞銀二百兩,兒分與諸同袍,兒亦因此升為小旗。”朝廷制度,最重殺夷軍功,每殺夷人一名得銀五十兩,並升任一級。正合寧婉過去聽過的瘸子將軍連殺四個搶糧夷人,由此在多倫聲名大振的傳言。
想想盧鐵石此時還不滿十八歲,卻已經殺敵立功升遷為小旗,手下管著十個成年的軍士!果真了不起!但是寧婉卻沒有多麼激動,因為她早知道了這一切,而且盧鐵石並不會止步於此,他還會一步步地向前走。
吳夫人見寧婉念信,十分地吃驚,“你識字?”
喜歡重生農家么妹請大家收藏:()重生農家么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