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傢俱(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幾根大圓木到傢俱,這個過程實在神奇,王木匠的手十分粗糙,看著也不巧,但是他卻能將榫頭、榫窩做得一厘不差,木端之入孔時嚴絲合縫,整塊木板平整如鏡。
現在經過打磨,傢俱更加光滑,王木匠便拿出了用蓖麻油調的漆,他事先問過寧家喜歡的顏色,早已經調好了,用絲頭蘸了用力在木頭上一搓,那原色的木頭花紋裡便帶了鍺紅。
寧婉看著這顏色穩重又自然,心裡又添了幾分開心,“這顏色調得好!”
大家也都說好,又有人問:“這是怎麼調的呢?”
小柳見老爹只笑不語,就說:“這是我爹的秘方,連我也沒教呢。”
王木匠看一眼兒子,“你呀!也不知道能不能學到這一步!”又向大家說:“我家老大小楊早就會了。”
大家早聽慣了王木匠說小兒子,也不在意,有想打傢俱的人就問:“還能調出什麼顏色?”
“石黃、石青、石綠都行。”
“會掉漆嗎?”
王木匠就拿著手裡的絲頭給大家看,“這是織綢的下腳料,用它們加力氣把漆搓進木頭裡,搓三到四遍之後,油漆的色就重了,也厚了,再拿豬鬃編的片將油漆刮平。幾十年都不會掉!”
大家聽了都點頭,“王木匠家的手藝真不愧是馬驛鎮上最好的!”
其實在寧婉看來,王木匠的手藝只是一般,但是卻也他的長處,那就是他的木工做得用心結實,因此十分地耐用,他自稱幾十年不會掉漆,果然就一定不會掉,至於傢俱,就算用上百年也一樣能用。
就似自家現在用的幾個炕櫃一般。
王木匠的幾樣傢俱都做好了時,寧婉便想將這幾個老炕櫃都抬出去,家中只用新傢俱,不想寧梁和於氏卻堅決反對,死活將兩對陳舊的炕櫃搬到他們屋子裡留了下來,寧婉一個人竟犟不過爹孃,只得勉強答應了。只是她看著家裡面處處整齊,唯有兩對老炕櫃明晃晃地擺在炕上,說不出的彆扭。
最後只得找了王木匠,請他將老炕櫃上面的舊漆都擦去了,重新上了與新傢俱一樣的漆,如此這般方順眼了點。
這時已經到了臘月,家裡炒山貨的活都做完了,也不再僱人幫忙,寧梁接連十幾天將山貨、乾菜一股腦地向虎臺縣送去,進了縣城還不待在相熟的幾家鋪子走上一圈,就都賣了出去,價錢也都加一兩成,畢竟這時候縣城裡家家都在備年貨,家家都要買這些東西!所有鋪子裡的東西都不愁賣。
而寧梁每次從虎臺縣回來,也都會帶各色年貨回來,吃用之物倒還罷了,於氏特別稀罕幾張楊柳青的年畫兒,家裡先前雖然每年也要買幾張年畫兒,但哪裡見過如此鮮豔活潑,喜氣洋洋的畫呢?捧著怎麼看也看不夠。
一張喜上眉稍,一枝紅梅,梅花裡面黃色的花蕊都清清楚楚,兩隻喜鵲登在樹枝上正嘰嘰喳喳地叫著;一張連年有魚,上面是一個白胖胖的娃娃手裡拿著蓮花蓮蓬騎在一條大紅鯉魚身上,笑得十分歡快,於氏就指著畫裡的胖娃說:“我瞧著我們石頭長得和他有幾分相像呢。”
寧梁就說:“你也看出來了?我正是一眼就覺得像石頭,才將這張挑來的。”
寧婉細看看畫裡的人,再看看見到年畫就高興得揮著胳膊吚吚呀呀叫的石頭,也笑了,“過年的時候,我給石頭眉間也點一個紅點,就跟這娃娃一模一樣了!”
又有幾張《長江奪阿斗》、《忠義堂》、《文姬歸漢》的年畫兒,卻不只是喜慶圖樣,卻有人物有風景的,於氏便問寧梁都是什麼。
寧婉知道爹孃都是不識字的,見識不過耕地種田,家長裡短,正要過去給他們講一講這幾幅畫兒的故事,不料寧梁買畫時早問了賣畫兒的人,現在便一一給於氏講了起來,“這個船裡面鳳冠霞帔的女子是劉皇叔在江東娶的媳婦,就是孫權的妹子,正要抱著劉皇叔的兒子阿斗回江東,這個身穿鎧甲的將軍就是趙子龍,他聽了訊息隻身趕來要將阿斗搶回去……”
爹講得用心,娘聽得認真,寧婉在一旁想了想也沒有去糾正爹的錯,這些故事對不對其實沒什麼,重要的是一家人開心就好了。
郭小燕就在這時候嫁了。因寧家與郭家再不往來,便似絕交了一般,因此寧家人也沒有過去送嫁。但其實也沒有什麼可看的,郭小燕許的這家人十分貧窮,當初下的聘禮便十分少,眼下迎親時也是簡薄得很,連頭接新娘的毛驢都沒有僱,只由幾個親友們陪著上門便算接親了。
郭老爺子之所以將郭小燕許給這樣的人,其實也是無可奈何了,郭小燕為瘸了一條腿還罷了,更主要的是她名聲十分地差,差不多的人家誰會娶?老話說得好,“寒不擇衣,貧不擇妻”,只有窮到了極點的人才不會在意人品將郭小燕娶回家去。
聽著村裡響了幾聲鎖吶,於氏和寧婉眉毛都沒有動一下,她們正在做醬塊。
在三家村,家家都要種黃豆,而黃豆最主要的作用還不是榨油、炒豆等,而是做醬。大醬是家家過日子最少不了的東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