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炸糕(第1/2頁)
章節報錯
寧婉認胡村長夫妻為乾爹乾孃,按三家村的習俗要給乾爹做一頂帽子,給乾孃做一雙鞋,行禮時送上去。不過胡村長既然要大張旗鼓地擺酒宴,給寧家十足的面子,寧家便也將給胡村長夫妻的禮品又加厚一成,添了四塊衣料。
寧婉將東西送上去,胡大娘笑著接了,又從一旁拿出幾樣東西:一個木碗一付木筷,一套衣裳遞給寧婉。碗之所以是木頭的,表示示永遠不會打碎的好兆頭,再加上衣裳,合起來是豐衣足食之意,這也正是這一帶認乾親的常見回禮。
不過寧家多送了衣料,胡家豈能不再添?胡家還備了一把十分精巧的長命鎖,正中有“長命百歲”四個字,周圍有桃子、蝙蝠、花草等圖案,下面垂著長鏈子的流蘇,胡大娘便用一把銀鑰匙將長命鎖鎖上,口中又祝福道:“長命百歲!”
小嬰兒認乾親時乾爹乾孃會贈長命鎖,親手將鎖鎖上,不論是閻王還是小鬼便再也搶不去了。但是寧婉已經大了,其實不必的,但是胡家就是備了,而且還是一把純銀的長命鎖,份量很不輕,足有幾兩銀子。
於氏在一旁趕緊說:“這也太破費了!”
胡大娘就笑道:“婉兒既然給我當了乾女兒,這還不是應該的!這長命鎖婉兒戴上一年,明年解下來,能保一生平安!”
胡寧兩家結了乾親,便完全沒有必要在村人面前辯明是非了,兩家這樣好的關係怎麼能是退親的呢?郭家從老太太起往下數就沒有幾個可信的人,郭小燕更是說謊成性,就是郭老爺子的權威也受到了影響,三家村人突然發現他並不那樣值得尊重,而胡家村的人早在悄悄議論郭家上樑不正下樑歪,女人孩子們不好,自然是男人和長輩們有錯在先。
此後,郭小燕再說什麼,幾乎沒有人理她,郭大娘、郭大嫂幾個在村子裡也沒臉,唯有郭老太太,她平日便很少出門,眼下便似對外面的事完全不知道一般,據羅雙兒說,依舊在家裡作威作福,因此羅雙兒的日子越發難過。但是新房已經蓋好,按郭老爺子先前承諾的,郭夏柱和羅雙最晚也會在年底前分出去,所以羅雙兒就是雖然很是受了些氣,可是每日裡依舊笑嘻嘻的。
寧梁自與郭老爺子翻了臉,便再不肯理他,且他如今正忙得很。自摔傷了之後,他在家裡歇了幾日,早再歇不下去,“我明日必要出門了,否則家裡這許多山貨送不出去怎麼辦?”
於氏和寧婉雖然還想再攔幾天,但是寧梁說的卻對,這些山貨若是年前不能送到虎臺縣,便壓在手中了,非但不能掙了錢,反倒要賠錢。因此只得答應了,卻又道:“以後送貨,再不要半夜出門。吃過早飯走,從虎臺縣出來在梨樹村裡歇上一夜,第二日再回,如此我們才放心。”
寧梁摔了這一次,也不敢再犟,便都聽了,“冬天日短就這樣吧,待開春後天長了我還是當日回來。”
寧婉就說:“夏日在大姐家歇上一日再回來也好,免得當日回來太累。”
於氏便笑,“你爹就是戀家,不論什麼事出門,哪怕是半夜呢都要趕回來。能答應到賢兒那裡歇一夜,還是頭一遭呢!”她懷裡正抱著石頭,一面說還一面顛著兒子逗他笑,而她自己也笑得眉目舒展。爹在一旁也笑著伸出一根手指頭讓石頭抓,“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狗窩。我就在家裡自在!”
“不如我們家裡再買一頭驢吧,”寧婉在心裡算了算,“如此爹每次去虎臺縣便可以再多帶一百多斤的東西,跑兩次就頂上過去三次。”
“不用了,”寧梁趕緊擺手,“咱們不是早算過兩頭驢夠用了嗎?再多買一頭,多花了銀錢不算,每日裡飼料也用得多,正月裡又要閒上一兩個月……”
家裡的小本生意自然十分精細,多了開銷便少了利,能省的還是要省的,因此買驢的打算還是沒成。
第二天一早,寧梁和於氏一起來,就見寧婉已經在灶間忙著了,便都說:“早說好了今天晚些出門,你偏這樣早起來做飯。”
寧婉就笑著說:“我想著做些炸糕,我們今天早上吃,還能給大姐和姑姑帶些。”
於氏看著鍋裡煮好的紅小豆、盆裡和好的黃米麵,知道么女昨晚就做了準備,便說:“還是你想得到,我卻忘記了,你大姑和大姐都愛吃炸糕,偏她們那邊不種糜子。”洗了手過來在紅小豆里加了糖和油,再拿勺子用力壓成豆沙餡。
寧婉此時已經將黃米麵揪成一個個大小相仿的劑子,隨手拿起一個摶成團,再按成圓皮,用木匙挑些豆餡放在圓皮上,一邊旋轉著圓皮一邊用匙往裡按餡,便將餡逐漸包住,最後兩手相合再輕按一下,便成了一個小圓餅。
這時於氏早在鍋內放了油燒熱,寧婉便將圓餅放到油中,那扁扁的圓餅便慢慢鼓了起來,表面也成了金黃色,這時於氏便拿笊籬撈了出來。娘倆兒一個做餅一個炸,很快就炸出一大盆來。
寧婉將所有面餡都做好了圓餅,便用筷子夾起一個炸糕送到於氏嘴邊,“娘一嚐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氏搖頭,“你先吃吧,我等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