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閒聊(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從90年代起,華夏的榨菜就以高達6.7的複合增長率連續膨脹了十年;到2001年為止,國內各種形態的袋裝榨菜年產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8萬噸——不要以為這個數字很小,換算成50克標準的袋裝榨菜的話,就是足足96億包,足夠讓年輕城鎮居民這個主要消費群體每人每年吃上36包了。
很顯然,與後世不同,在這個年代除非是重度榨菜愛好者,不然一般人不可能一年吃上36包榨菜——換而言之,榨菜企業最看重的c端市場不可能消化掉那麼多榨菜。
因此,90年代中期開始,以面向餐飲和菜市場流通為代表的散裝榨菜開始成為小型榨菜企業們另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市場——散裝榨菜雖然利潤低,但是生產成本也低啊,一來一去,毛利率也還算不錯。
於是乎,到了現在,散裝榨菜的銷售份額竟然佔到了整個行業市場的13,並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事實上,到了後世2019年,即便是食品安全問題等原因,散裝榨菜市場的銷售佔比依然達到了42,完全可以跟袋裝市場一較高低。
從市場的某個宏觀層面來看,散裝榨菜市場的興起對於整個行業是個好事,畢竟能消化掉更多的原材料,帶動更多的就業崗位;但是從另外幾個維度來看,卻有著自己的弊端。
1、菜市場大量的低價散裝榨菜存在,進一步加固了消費者對於這玩意是“低端貨”的心理認知,從而在心智層面嚴重阻礙了國內榨菜行業的價值升級。
2、不管榨菜本身的生產工藝到底復不復雜,但在消費者看來,卻是妥妥的“低技術含量的初加工農產品”,因此哪怕生產企業由於原料和人工原因不得不提價,袋裝榨菜也免不了拿出來跟散裝榨菜來做比價,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片不滿聲,這對於袋裝榨菜生產企業而言,無疑是一種災難;
事實上,榨菜市場直到現在都方興未艾的價格戰,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外部驅動力——在消費者沒有接受你這個品牌的真實價值時,在無數品牌包圍中,要想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傾向,把你的包裝榨菜與散裝榨菜之間的價差橫向拉平,讓消費者產生“還算划算”的感覺,無疑是最粗暴有效的辦法。
3、散裝榨菜食品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每一次315晚會,不管有沒有上大屏,但名單裡絕對少不了幾家榨菜生產企業的名字,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十餘年下來,不管承不承認,榨菜已經在國民心裡打上了“垃圾食品”、“不健康食品”的標籤——這種標籤在生活尚不富裕的年代並沒有什麼,但在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健康生活的未來,被打上這種印記,卻無異被斷掉了另一條康莊大道。
根據楊鑄後世的模糊記憶,以2015年為拐點,散裝榨菜市場逐步開始萎縮,該部分散裝榨菜退出的市場開始向包裝市場轉化,但是……受制於散裝榨菜的歷史影響,迴歸榨菜本身的價值、平衡生產企業的合理毛利率與消費者對於包裝榨菜的價格接受度,依然是行業裡的老大難問題。
事實上,此時的榨菜企業面臨的挑戰還很多,資金、裝置、技術、人力、經銷、渠道、營銷處處都有巨坑,只不過這些更多屬於“術”的範疇,著眼於整個產業的楊鑄並不怎麼關心——他關心的是如何營造這個產業相對良性的市場環境、推動產業升級的同時,順便也讓自己手裡多上一張牌。
就拿之前楊鑄提的那個“早餐配粥榨菜”來說,你信不信,一旦這款產品被市場認可,不出半年,散裝榨菜市場上肯定會出現外觀、口味、口感都有七八成類似的產品,然而價格卻足足比你低了近一半——這就是楊鑄之前說即便有了好想法,但如果背後沒有配上成體系的動作來提升你的產品力,最多三五年就會偃旗息鼓的重要原因之一。
……………………
簡單地聊了聊自己對於榨菜行業現狀的思考後,楊鑄笑了笑:“其實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說簡單也不算簡單,但要說難,放在眼下卻也未必有你們想象的那麼艱難……尤其是國家重點開發雙慶的這幾年,對於諸位來說,簡直是再好不過的契機了,要是過了這個檔口,那才是真的遙遙無期了。”
八缸食品的代表頓時有些轉不過來彎來:“根本上解決問題?現在是最好的契機?”
楊鑄笑了笑:“說到底,榨菜屬於醬醃菜行業裡的一個細支,而醬醃菜又是調味品裡的一個分賽道;”
“在這種品類賽道里,別看國內的榨菜企業成千過萬,但規模以上的企業其實也就是那麼幾十上百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們這些規模以上的包裝榨菜品牌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利益幽關,而之前搞的那些價格戰,在我看來,其實是一場搞錯了針對物件的內部操戈。”
“因此,你們為什麼不嘗試著聯合起來,在框架規則之下,做一點……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聯合起來?楊總,你是說……成立全國性質的行業協會?”八缸食品的代表皺了皺眉。
楊鑄點點頭:“其實不用成立全國性質的行業協會,只需聯合你們雙慶、巴蜀和浙江的規模以上榨菜企業就可以了——畢竟作為口感的關鍵因素,榨菜的選料有明顯的高低之分,你們只需要把控好青菜頭一系的榨菜出品,也就夠了!”
在座三位企業的代表頓時眼睛一亮,似乎隱隱抓到了什麼。
作為行業公認的最優質榨菜原料,青菜頭種植條件其實較為苛刻,全國僅有雙慶、巴蜀、浙江等地較為適宜種植。其中雙慶更是核心產區,種植面積佔全國的60左右;僅僅f地區,青菜頭種植面積佔全國的40以上,產量約佔全國的36——這種行業地位,只要他們能聯合另外十幾家龍頭企業,成立的難度委實不大,名義上雖然只是“三地行業協會”,但是其性質跟全國行業協會也沒有什麼區別,而且由於蛋糕大、企業少,有些事情反而更容易推動。
楊鑄見他們有些回過味來,繼續說道:“協會的會長企業是誰並不重要,但是協會要有協會的作用……如果只是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促進促進感情,大可不必;”
“如果協會能成立,那麼幾件事情我是建議諸位一定要去力薦推動的;”
“第一、行業標準的規劃;包括原料選級、衛生標準、食品新增劑規範、廠房環境標準等等,一切都要從嚴——這一塊,不僅僅是干係到產品的使用體驗和諸位企業的品牌美譽度,更加從標準上阻隔一批破壞行業環境的土黑小作坊。”
三人頓時明瞭楊鑄的意圖。
作為掌控行業核心產區的協會,是有權申請和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的,一旦標準制定完畢,立馬就可以將其作為一個重要宣傳點,將自己的產品與那些小作坊的榨菜從認知上隔絕開來——如果想要快速見效,甚至還可以跟工商部門和市場監督部門聯手來一次清掃活動,讓民眾意識到有標準跟沒標準之間的產品是大不相同的。
“第二、嘗試推動所有的行業會員企業,共同建立一個蜂巢式、超規模、高標準的原料貯藏基地,然後由行業設計章程後,成立一個專管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基地的儲藏能力,務必不能低於青頭菜原料產量的70!”
“如果諸位企業資金困難的話,我們鑄投商貿可以注資這個超規模儲藏基地的專案,到時候根據投資額度折算股份就行!”楊鑄淡淡地說道,眼中的光芒一閃而過。
話音剛落,三人頓時呼吸急促了起來,很有些驚疑不定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
………………
行業特點決定產業核心價值點。
榨菜行業的特點是原材料成本佔比較高,一般來說,袋裝榨菜企業材料費用共佔據成本的,其中原材料成本佔據營業成本的40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