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半,陸菲菲跟記憶中那群表情各異,但關係明顯生疏了許多的同學寒暄了半個小時後,終於輪到她進去答辯了。

進了教室後,與想象中的不同,那五名老師熱情地跟她打了聲招呼後,並沒有立即讓她開始答辯,反而是指揮著幾名班幹部,稀里哐啷地把一堆桌椅從隔壁教室抬了進來。

於是十多分鐘後,陸菲菲看著近二十名或見過或沒見過的老師把自己圍得滿滿當當,額頭忍不住掛出一串黑線——你確定這是論文答辯,而不是審判?

見到陸菲菲表情有些不自在,特意跑過來的系主任也有些不好意思,

按理來說,即便是陸菲菲身份不簡單,外加鑄投商貿現今如日中天,他們也萬萬不至於把這陣仗弄得那麼大——不知道情況的還以為那麼多老師教授跑過來參加陸菲菲的論文答辯,是用另一種形式給這位小公主拍馬屁呢。

但沒法子,鑄投商貿在營銷界和經濟學屆的地位很有些特殊,作為無數新模式的創立者和應用者,相關行業的學者們很難把這家本就是各界重點研究物件的企業當成一家普通的民營單位來看待。

再加上陸菲菲這次的論文很有些不太一般,不但通篇沒有什麼引用文獻,就連資料都少的可憐——要是換成以往,這種論文鐵定是要被打回去重寫的。

但問題是,即便不考慮陸菲菲鑄投商貿小公主的地位,作為今年名聲大噪的醫療健康事業部,陸菲菲沒有藉著職位之便,提交上來一篇關於醫療市場領域的論文而是選擇了文創旅遊,這本身就非常奇怪;而論文裡竟然通篇沒有資料去做佐證,僅僅只是提交一個極為粗略的概念模型,這就更加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眾所周知,鑄投商貿絕對是國內各方面市場資料最多的企業,陸菲菲不管是哪個身份,都完全可以調出一大堆資料,把這篇論文充斥的滿滿當當,把這群象牙塔裡的老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然後瀟灑畢業此時的高校老師跟後世不一樣,很少有去兼任企業顧問的,因此大部分老師對於真實的市場現狀同樣陌生)。

於是乎,這篇顯得頗為怪異的論文頓時引起了系裡面的注意。

老師們只是缺乏對外部市場的深刻了解,並不是白痴,結合陸菲菲的身份,很容易就猜到了這篇論文是源於鑄投商貿某些戰略佈局的初稿——而且從這個主題來看,這事的初始意志很有可能是來自那些大家長們。

這一下,就讓系裡面的老師們興奮了,鑄投商貿深度參與了雙層ppp模式的實驗這事,大家都知道,因此如果國家打算大力開展文創旅遊的話,他們相信,宛如八爪魚一樣的鑄投商貿絕對是排頭兵的首選——能夠借陸菲菲的口,知道國家對於文創旅遊這方面的一些設想,從而率先在這一領域進行學術課題

+研究和論文發表,這對於系裡面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啊!

所以,這才是今天那麼多老師跑到陸菲菲論文答辯現場的主要原因——你還別嫌人多,要不是系主任卡了卡條件,今天湧進來的老師,絕對能把教室擠得滿滿當當。

………………

當仁不讓地坐到最中間的位置上,系主任掃了掃陸菲菲那篇只有不到一萬字的論文,然後翻開自己的筆記本,露出一個和藹的笑容:“陸菲菲同學,你的那篇《關於華夏文創旅遊模式的暢想》,我們仔細研究過了,雖然沒有引入過多的資料和文獻,但思考的角度非常新穎,你所提出來的【一個尺度,十個不同】,也帶給我們非常多的思考;”

“所以……首先能仔細講講你著重提出來的【一個尺度】究竟是基於怎樣的思考麼?”

此言一出,周圍的老師忍不住在心裡給自己的領導給出一個大大的鄙視——就算是大家都知道今天圍在這究竟是圖啥,但最起碼的形象還是要顧的吧?明明是學生答辯,你一上來擺出一副學術探討的架勢算什麼情況?

不過鄙視歸鄙視,聽到系主任問起這個問題,所有的老師都非常自覺地把耳朵豎起來。

作為從未有過論文答辯經驗的陸菲菲並未察覺到系主任態度的不同尋常,只以為答辯就是這樣的,想了想:“其實這很好理解啊!”

“隨著華夏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民收入的不斷提升,自從2001年起,華夏的入境遊、出境遊、國內遊三大板塊全面告訴增長,其每年遞增的增長幅度都超過了10;”

“2002年國際國內旅遊收入更是超過5566億元,比01年增長了11.43,高出國民經濟增長速度3個百分點——從這幾組簡單的資料對比來看,可以推測出,華夏旅遊業的增長速度和市場規模遠遠沒有到頂。”

“雖然大盤資料一片向好,但如果你仔細看細分資料,就會發現一個比較尷尬的現實……”

“2002年,入境旅遊人數997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99——2001年,這個數字增長幅度是6.7;”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2002年,國內旅遊人數8.87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01——2001年,這個數字增長幅度是5.3;”

“2002年,華夏公民因私出國旅遊1006.1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4.87——2001年,這個數字為23.3。”

“從資料對比來看,雖然三大板塊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出境遊因私)增長幅度明顯比其它兩個板塊高的多。”

“而且更為尷尬的是,2002年,國內遊的人均旅遊支出含出行住宿)為739.7元,比上年下降1.7;但是出境遊因私)的人均旅遊支出則高達4327.4元,比上年增長16.8。”

“兩組資料結合一對比,意味著什麼,我相信各位老師也能看得出來。”

“那麼問題來了,華夏地大物博,優質景點宛如天上繁星,是什麼原因導致國內的中產階級更喜歡出鏡遊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境內遊雖然規模不斷擴大,但在這個物價上漲的年代,人均消費金額卻在不斷下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