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城口縣高觀鎮的路上,三輛綠皮的吉普212在山路間顛簸著。

雖然高觀鎮離縣城只有30多公里,但據司機所說,有幾段路比較難走,因此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左右才能到。

與車上四處張望著的於.好奇寶寶.曉華同學不同,楊鑄雖然側著頭看著車窗外的沿路老林,但心裡卻琢磨著別的事情。

昨晚上雖然答應了張林,第一年願意先投個一百萬,並且讓其打出自己鑄投商貿的招牌,把那個孵化中心的框架建立起來——不要覺得這筆錢少,事實上,這個所謂的孵化中心只是提供企業培訓和諮詢服務而已,一百萬的啟動資金絕對夠了。

但事實上,楊鑄對於這個孵化中心的前景並沒有那麼樂觀。

原因很簡單,因為城口縣政府在昨天的見面會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他們對於本地產業經濟的發展思路只有兩個;

第一:“人口下山、產品出山;產品出山,遊客進山。”

第二:“一個資源,一個產業,一個企業,一個品牌。”

第一句話其實楊鑄並沒有怎麼放在心上,畢竟這裡面更多的是在表明本地政府在某些宏觀層面的決心。

但是第二句話就跟楊鑄很有些關係了——城口縣政府的態度非常明顯,就是要在投資規劃這一塊,擠出每條產業的所有資源,供給那些“中標”的企業!——雖然說這種操作模式在鄉鎮一級的產業規劃裡很常見,但放在縣一級,就很有吸引力了!

也就是說,未來的城口縣的經濟主體基本上都是由一小波“小寡頭”企業構成,其餘的小微型企業,要麼就是作為下游附庸,服務於這些本地龍頭企業;要麼就是專注於第三服務業,成為內部流動經濟的補充。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是鑄投商貿把城口縣的農林牧專案全部拿下來,否則的話,那個孵化中心大機率只是個笑話——作為一個純粹的下游附庸企業,只需要聽著龍頭老大的話行事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

雖然說全部拿下城口縣的農林牧專案對於楊鑄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畢竟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在2001年第一產業的總產值也不過2億元剛剛出頭而已。

但是……事情不是這麼個玩法,投資不是光靠砸錢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在楊鑄沒有找到解決某些事情的辦法之前,就算是被人戳脊梁骨,他也絕對不會梭哈的!

想到這,楊鑄扭頭看了看其餘兩輛吉普車,想起昨天一些企業代表眼裡放光的模樣,笑了笑。

你們既然願意搶,那就讓給你們搶吧!

………………

或許是最近一直都在放晴的原因,這段土石路並沒有想象中的難走,僅僅只用了四十多分鐘就抵達了高觀鎮的壩子裡。

一下車,就聽到了聲響震天的鞭炮聲和敲鑼打鼓聲,卻是鎮上的村民們組織了一個頗為隆重的歡迎儀式;

看著這群唱著山歌,端著土碗走上來敬酒的漢子,楊鑄不動聲色地把身子往後悄悄挪了挪,退到了人群最後面,很有些幸災樂禍地看著為首的謝邀面如土色地接過酒碗,然後在眾人的鼓譟聲中一飲而盡。

歡迎儀式雖然隆重,程式卻很簡單——在敬完酒後,楊鑄這組僅有6家的企業代表便開始在政府陪同人員和鎮領導、以及三家鄉鎮企業負責人的陪同下,正式開始了實地考察環節。

悄悄走在隊伍最後,楊鑄環首看著四周蔥鬱無比的山林數目,以及遍眼的紅花翠草,對於“70森林覆蓋率”這個數字有了更直觀而清晰的認知。

聞著春日特有的自然芬芳,感受著微風拂面的輕柔觸感,看著這彷彿人間淨土一般的山坳小鎮,楊鑄終於明白了縣裡面為什麼明知自己的交通是個天大的難題,卻一直嚷嚷著要大力發展旅遊業——換成他是領導,眼見著縣裡面有那麼多寶貝,也肯定是忍不住的。

要知道,高觀鎮在城口縣這邊並不以風景出名,說它是景觀最沒特色的地方都毫不為過,可是僅僅就是這麼個地方,就已經秀麗成這樣了,那其它被縣裡面劃為旅遊重點發展區域的地方會是什麼樣子?

正自感嘆見,卻聽見政府陪同人員從壩子一側早就準備好的桌子上拿起了一個核桃砸開,露出裡面豐滿的果肉,然後熱情地介紹到:“高觀鎮是我們城口縣出了名的資源寶庫,除了近500種野生中藥材外,這裡產的山地雞、板角山羊也大大有名;花菇、野生種藥材蜂蜜、烏米子核桃更是被稱為【高觀三寶】!”

“諸位領導,咱們不妨一樣一樣地先品嚐品嚐,然後再按照順序一一進廠參觀?”

說完,兩個鄉鎮工作人員立馬捧著一大盤全果和果仁各自摻半的核桃走了過來,請一眾考察團成員品鑑。

楊鑄見到這副做派,略有些訝異……這位政府陪同人員對高觀鎮的核桃很有信心啊!

要知道,華夏其實算得上核桃生產大國,不管是西疆還是東北或者西南,都有大量的核桃樹,其中不乏諸如漾濞紫皮核桃等知名核桃品種,滇南香格里拉那邊更有偌大一片500年1200年樹林不等的鐵皮核桃古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