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均衡(第1/3頁)
章節報錯
哎呀呀,原本還為前幾天拿到的開學紅包只有100塊錢的事不爽,結果昨天跟某人閒聊時才知道,他們那個海淀手機廠竟然連往年的5塊錢開年紅包都不給了,瞬間心裡舒坦了,哇哈哈哈哈!)
——————
某間私人會所裡。
林可染驅散了茶藝師,然後坐在主座上,引燃了紅泥爐裡的橄欖碳,竟是一副要親自為自家閨蜜煮茶的架勢。
萬清猗詫異地看著她:“你會泡茶?”
林可染理所當然地看著她:“不會!”
萬清猗一頭黑線:“不會泡茶你把茶藝師攆走幹啥?”
林可染撇撇嘴:“你不覺得,咱倆聊天的時候,身邊多一個人會很奇怪麼?”
見到萬清猗一臉不放心的樣子,林可染不以為意地擺擺手:“安啦安啦!從原理上來講,泡茶和泡咖啡沒多大的差別,講究的無非就是個火候和出湯速度,所以……沒問題的!”
看了看茶桌上的那一小罐古樹滇紅,萬清猗眼角抽了抽,心說原理是這個原理,但是……兩者在具體操作手法上天差地遠的好不好!
正自猶豫是不是要把這貨趕下去讓自己上手,免得浪費這麼好的茶葉的時候,卻聽到林可染忽然說道:“清漪,剛剛謝謝你了!”
萬清猗不以為意地擺擺手:“謝什麼,一樁小事罷了。”
林可染嘆了一口氣:“謝還是要謝的,今天這事對於你來說,或許只是一件能隨口解決的事情;但是對於我和我父親來說……卻無異於一場大考!”
看到林可染掛著熊貓眼的俏臉上,隱約掛著的黯然與意興闌珊,萬清猗也有些感慨。
……………………
作為曾經在泉水汽水廠做了一年秘書,後面又經常跟希望集團打交道的她來說,國企內部的那些烏泱泱的小手段她再清楚不過了。
雖然希望集團這兩年實質上是林雄在帶頭往前衝,集團內部的話語權一時無二;但說到底,他也只是個事業部老總而已——如果純從職級別來看,他在集團內部頂多排的進第二梯隊,與他同級的高管至少有二十多號人。
偏偏希望集團並不是民企,組織的服從性和紀律性向來是國有企業、以及企業上級分管領導最看重的東西,因此在這個潛規則框架下,身為董事長的楊進想要架空林雄,其實有的是手段。
只不過,希望集團能從一個揹負十多億鉅額負債的重組企業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成為國內飲料行業top3品牌,現今的年營業額更是朝著20億大關突破,林雄在其中居功甚偉。
而在這種堪稱璀璨的成績面前,林雄現在已經是希望集團的靈魂人物,掌握著集團內部真正的話語權——事實上,不管你喜不喜歡林雄,但只要他一聲令下,其餘人都會下意識地按照他的命令一絲不苟地執行,絕不敢怠慢。
在這種情況下,身為希望集團董事長的楊進固然可以透過明升暗調、大規模交叉平調等方式來架空林雄;又或者跟當初的李明似的,成立一家看起來很重要的子公司,透過外調來逐漸消除林雄的影響力;甚至可以直接擼掉林雄身上的職位。
要知道,希望集團是國企,壓根底不用擔心林雄走後,集團內部出現大規模的辭職潮或者業務流程的卡頓——別以為國有企業只有混吃摸魚,人家照樣有“軍令狀”這玩意的,組織上一份檔案下來,你真以為你敢懈怠?
可是,真要這麼幹,那麼出身泉城汽水廠的這批子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群情湧動下,楊進這個董事長也就做到頭了,事情鬧大了後,說不得還有另一些人被追責。
要知道,“卸磨殺驢”這種事是極為犯忌諱的,對林雄這種對集團有著巨大貢獻的功臣直接亂來,無疑是觸控到了組織上的原則紅線——而如果引起集團內部員工的群體恐慌,甚至被當今的媒體作為“典型案例”的話,楊進和某些人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於是乎,硬的不能來,那隻能來“軟”的。
在國企,要想否定或者封殺一個人,除了讓他去犯一些原則性的重大錯誤外,最好的辦法就是證明這個人“品德有問題”。
可是,年近50的林雄雖然精力充沛,但對女色毫無興趣,除了天天熬夜工作外,平日裡從來不跟女下屬單獨見面——這隻老狐狸有個硬性規定,與女下屬見面,旁邊一定要有別人;因此桃色事件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發生在他身上。
而林雄或許權利慾和掌控欲很強,但是不該插手的事情絕對不會去插手,對於錢財更加沒多大興趣,除了工資、獎金和集團福利以外不該碰的錢是絕對不會去碰,因此“以權謀私”、“貪腐”這種事也與他無緣——事實上,大家都知道,由於有一個好老婆,林雄家裡並不缺錢,完全不會傻到用自己的前途去換那兩三歪瓜裂棗。
至於林雄身上的真正存在的,諸如行事霸道、有時候不聽從組織安排、決策不民主等等問題,或許放在一般人身上會被攻詐……但有著那一串耀眼的成績在那鎮著,這些事放在林雄身上,卻頂多只能算是無傷大雅的小毛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面對著這樣的人,楊進無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開始玩起“消融”的慢手段。
你最大的本錢不就是因為那些成績帶來的權威嘛?
那好,我就逐步瓦解你在集團員工心中的權威形象!
怎麼瓦解?
簡單!給你來個降維打擊就可以了!
或許在集團內部,沒人敢去置疑你的決策,也沒人敢置疑你在專業和管理上的權威性——或者說,是沒資格去置疑。
但是,咱們可以去請外援啊!
要知道,由於處於迷茫期,現在的華夏對於各種專家和學者的崇拜和迷信已經到了一個巔峰事實上,這種現象也跟那時候的廣告公司諮詢公司非常會自我包裝有莫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