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啊明天還要喝(第1/2頁)
章節報錯
芒市的市中心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三棵樹”,希望集團的辦事處就在離三棵樹不遠的地方。
張孟平有些好奇地打量了一番這間滿是素白,醫院元素多過實驗室元素的屋子,又看了看那四五個身穿著白大褂的男男女女,最終把目光放在了長桌子上,擺放著一整排摩卡壺,其中幾把肚子裡裝滿了棕褐色液體,正不斷向外冒著熱氣。
瞄了瞄一臉聚精會神的楊鑄和林可染,蘿蔔同學也有樣學樣地拿起面前的小碟子,把上面的十幾顆咖啡豆湊在鼻子前聞了聞。
不得不說,對於平時不喝咖啡的人來說,剛烘焙加工出來的咖啡生豆味道其實不咋地,至少在蘿蔔同學的鼻子裡,除了一股淡淡的糊味之外,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味;
聞了兩下之後,張孟平嫌棄地把咖啡豆往外松送了送,看著面前另外七八份咖啡豆樣品,他委實沒有心情繼續嗅下去。
一旁同樣苦著臉的小丫頭見狀,解釋道:“蘿蔔哥,你剛才聞的那份是淺焙的咖啡豆,酸味有些明顯;不過咖啡焙出來後,放個十天左右風味才會達到最好,那時候聞起來味道也沒那麼衝了。”
張孟平有些詫異地看著她:“既然是要放個十天左右最好,那為什麼我們現在就要試喝?”
楊鑄仔細把玩著手中那顆中間有著s型縫隙的咖啡豆,用指甲在上面摳了摳:“這就要問林主管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只是評判不同發酵和烘焙工藝下這些咖啡的基礎風味,從中選定出幾種值得深挖的方向而已,倒也用不著那麼講究,現焙的……勉強也夠了。”
林可染有些驕傲地抬起頭來,對於資深咖啡愛好者來說,即便是現焙的咖啡,在嘴裡過上一遭,也能基本評判出未來真實的風味會是個什麼樣的水平。
正想著炫耀一番,卻見一名男性研究員乾淨利落地把面前的摩卡壺滅了火,頓時精神一振:“來了!”
………………
“1號樣品,鐵皮卡,日曬發酵工藝,深度烘焙方案,無糖奶新增!”男性研究員給每人倒上一杯,言辭簡潔無比。
楊鑄看著眼前厚白瓷碗裡的深棕色液體,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放在鼻端前聞了聞,然後拉開距離,感受了一下鼻子裡那股前調類似發糊的中藥,中後調卻很有些花果滋味的香味,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張孟平則有些不理解地玩弄了下面前的瓷勺:“咖啡不都是用咖啡杯喝的麼,怎麼到這就變成碗了?整的跟喝中藥似的。”
楊鑄笑了笑:“品鑑過程的確就是這樣的,事實上不僅是咖啡、茶葉、白酒都是要用這種白瓷碗;”
“一方面,這種特製的瓷碗不容易產生殘留,從而混淆味道;另一方面,這種光禿禿的白瓷碗也避免了器皿的造型和顏色對人的感官刺激,從而保證口感測評更客觀。”
說完,楊鑄壞笑著加了一句:“你可得輕拿輕放哦,別看這些碗和勺子造型看起來土的要命,價格可著實不便宜哦!”
隨後楊鑄報了個數。
張孟平聞言,頓時嚇了一跳:“這麼貴!?”
狐疑之際,卻也不敢再像剛才那麼隨意了,小心翼翼地拿起勺子舀了一丟點咖啡往嘴裡送了送。
“嗬~呸!好苦!”張孟平五官皺成一團,趕緊拿起旁邊的杯子漱起口來。
楊鑄對此見怪不怪,很長一段時間內,華夏國內都是以喝速溶咖啡為主,裡面有著大量的糖奶等新增物不說,咖啡含量往往只佔到1左右;
因此在許多人印象中,咖啡就該是甜的;最能體現咖啡風味的黑咖啡,卻往往被視為另類;
而好死不死的,由於第一波打樣的咖啡是tob的,也就是直供國內外咖啡廳的原料;因此,楊鑄等人需要對這一款咖啡豆進行相對全方位的評測。
於是便採取了深煮的方法——有些類似於採用“悶泡”的手法來檢測一款普洱生茶究竟好不好。
但這這樣一來,由於咖啡豆裡的風味物質被極大析出,導致這一杯黑咖啡濃稠無比,平日裡不怎麼喝咖啡的蘿蔔同學被苦到崩潰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楊鑄一臉賊笑地看著張孟平和同樣被苦的快哭出來的小丫頭:“看好了,應該這樣品鑑。”
說完,舀了13勺咖啡放進嘴裡,彷彿漱口似地在口腔裡嘰裡咕嚕涮了幾圈,最終原封不動地吐了出來;閉目感受了一下後,再舀了一小點咖啡,輕輕放在舌尖砸了砸,這才說道:“知不知道,人在安全範圍內,每天可以攝入的咖啡因是有限的,大概也就是尋常咖啡每天2杯多一點的量;”
“這一杯咖啡本來濃度就極高了,你們這種喝法,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麼?”
說完,扭頭卻對林可染說道:“1號樣品的香氣的確夠凸出,但貌似高溫烘焙的時間長了些,風味物質破壞的有些嚴重,苦澀感失衡不說,滋味的層次感嚴重不足。”
正在閉目深思的林可染點了點頭,吐出咖啡後用水漱了漱口:“的確,烘焙的火候跟時間都有問題,沒有發揮鐵皮卡這一品種的優勢,歐美那邊的精品咖啡店肯定不會感興趣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見旁邊的記錄人員開始運筆如飛,林可染對著另一名實驗員點了點頭:“開始第二號樣品的評測吧。”
………………
實驗員:“4號樣品,品種卡蒂姆,瓜地馬拉全溼法工藝,中度烘焙方案,無糖奶新增!”
楊鑄:“滋味寡淡,香氣單薄,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