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天後。

楊鑄許久沒踏足過的希望集團會議室。

“希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某人一邊看著手頭上的股權協議框架,一邊發出嫌棄的嘖嘖聲。

這名字也偷懶了吧?一個不留神就想起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不過還好,這家新成立的公司裡,鑄投商貿雖然只有27的股份,但是同股不同權,在協議上把經營管理權明明白白地交給了自己,算得上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

李明氣卻呼呼地瞪著他:“你小子幾個意思,我堂堂希望集團食品飲料事業部的副部長,你卻非要指定我做一家子公司的黨高官?”

“你這是見不得我好,硬生生地給我來了次降職!?”

楊鑄臉上笑嘻嘻:“哎呀呀,不要這麼說嘛,你這個黨高官可是新公司組織裡的一把手,手裡除了捏著監察權,更捏著一部分人事權誒;這不比一個區區事業部的副總來的威風?”

李明狠狠啐了一口,心想希望集團現在的情況你不知道?我這個食品飲料部的副總能和普通副總一樣麼?你小子就是故意使壞!

不過看了看旁邊坐著的林雄,他這話終究沒有出口。

而林雄則有些神色複雜地看著面前一點坐像都沒有的楊鑄,心中感慨萬千。

………………

就在一個多星期前,希望集團忽然接到上級發下來的一份徵詢函。

雖然這份徵詢函極為親和,但總經理楊進和林雄卻從字裡行間看到了一條近乎命令的指令——成立一家國企控股的子公司,為某人做殼。

看到檔案上的落款,楊進和林雄哪裡敢說一個不字,當即就回函:保證完成任務!

接下來的幾天,林雄充分見識到了發改委的力量和效率——短短一個星期時間,在國資委的協調下,8家東北的農業公司、5家中型榨油廠、3家農科所便與希望集團的部分現剝業務部門進行重組,成立了這家固定資產過億,隸屬於希望集團名下的農業科技公司。

說實話,當初當新公司的股權架構協議下來時,林雄嚇了一跳;

某人象徵性地出了一千萬,便佔有了新公司足足27的股份不說,公司的經營管理權更是被他納入其中——要不是這個專案是國家發改委和國資委聯手推動的,林雄差點就以為自己碰上了又一起國有資產侵吞案了。

按理說,面對著上級部門如此積極的態度,楊鑄應該感激涕零,然後半個屁字不放,乖乖地在協議上簽字,然後立即走馬上任了吧?

事實證明,楊鑄這混球遠比林雄想的更加不靠譜!

面對著那份佔盡了便宜的協議,楊鑄磨磨蹭蹭地看了三天後,才輕飄飄地加了兩個不像條件的條件:1.子公司總經理由楊鑄指定,而非他本人擔任;2.希望集團的李明必須擔任新公司的黨高官一職。

以上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拒絕簽字!

看到楊鑄這種不知死活的做派,林雄差點氣炸了肺。

第一條他很好理解,楊鑄現在手裡的盤子極大,連鑄投商貿這種巨無霸都沒能讓他插手過多具體事務,新公司何德何能能讓他親自擔任總經理?

真正讓他氣炸的是第二條。

為了表現出對於上級指示的重視,原來的方案裡,林雄是費了好大功夫說服了荷花城農業事業部的老總趙銘城,才讓他屈尊降貴,來擔任這家新成立子公司的黨高官的——之所以這麼安排,其實是制衡的考慮;

畢竟這是唯一能在側面制約楊鑄權利的職位了,畢竟好歹也是一家國資控股的公司,一點制約都沒有是不可能的。

然而楊鑄直接制定李明來做這個位置,赤裸裸地表示對林雄的不信任的同時,更是直接卸了掉了林雄的左膀右臂——天見可憐,漂亮多果汁才是希望集團目前的主營業務,而這一年多以來,食品飲料事業部的市場運營事宜一直是由李明在負責的;一旦把李明調走,莫不成你要讓林雄挽著袖子親自上陣?

可是面對著林雄的申述,上面連考慮都沒考慮,便發出了指示——一切以楊鑄的建議為準。

被澆了一頭冷水的林雄很快意識到了一件事,無論是在省裡還是在國家發改委眼裡,自己的份量完全無法跟楊鑄相比,而且這種差距遠遠比他自己認為的要大。

再次確認這一事實後,林雄想起了自己女兒一個多月前在滇南鎮雄給自己打的那通電話,深深吸了一口氣……不管那番話是不是楊鑄故意透過可染的嘴巴傳到自己耳朵裡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哪怕是自己心裡還是有些排斥,但為了達成自己的夢想,自己對楊鑄的態度還是需要再變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