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部門發的指導檔案,那就等同於地方執政團隊的kpi指標,誰敢輕視!?

這種檔案不需要多,只要有那麼兩三份在文字上稍微側重一下,別說那些普通產業了,就算是諸如楊鑄現在頭疼的滇南小粒咖啡種植專案推進緩慢等問題,分分鐘得到基本解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了這種支援,楊鑄就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降低專案的機遇成本、時間成本和公關成本,價值簡直不可估量。

而程永剛看著又是驚訝又是狐疑的李駿,心中也苦澀不已。

如果有可能,他們振興司是絕對不會一下子把過半的底牌攤出來的。

尤其是最後一條,對於他們可謂是雙刃劍,一個不好,反而會成為外界攻擊他們的話柄。

可是沒辦法,振興司作為國家發改委的一個部門,必須要服從整體利益;而現在的華夏……太缺外匯了。

還是那句話,出於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華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患上了“外匯儲備不足焦慮症”,而隨著加入to時間節點的靠近,這種焦慮更加明顯——這種關係到國運的大戰略政策下,每一分錢的外匯都寶貴無比,更何況楊鑄手中那筆接近國家110外匯儲備的巨資?——那可是頂的上沿海無數“三來一補”外向型企業一年創造的外匯總合了!

因此,為了那些外匯,經過好幾天的內部討論後,上面終於下了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美元捏在手裡——更何況經過調查後,楊鑄可能調動的外匯遠遠不止120億美元,再加上楊鑄這些錢進入華夏後並不是用於金融投機,而是實打實地投入到多個實體產業裡面去的,這就更讓領導們沒有顧慮了。

因此,在開了好幾次小會後,某位大領導拍板決定:只要是不違反大原則,給他多做一些讓步也可以接受!

事實也證明,在未來的十多年裡,正是由於加入了to,享受到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來的種種紅利,華夏才會一路高歌猛進,一躍成為藍星上那顆最閃亮的星;而這過程中,國家充沛無比的外匯儲備起到了尋常人根本無法知曉的重要作用。

當然,在討論過程中也有人提議,既然他們已經摸清楚了楊鑄那些外匯的大致來源,那為什麼不直接派人與那些幫派直接對接,這樣的話,不是可以省下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了麼?

但是這個建議很快就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發改委現階段的定位是成為一支優秀的指揮棒,而不是自己下場當選手。

再說了,太陽底下沒有秘密;直接與小圈幫那些人直接接觸,極容易給西方社會留下攻詐華夏的藉口,對國家形象影響極為不利——毛熊國的前車之鑑就放在那裡,在這個需要猥瑣發育的檔口,怎麼可以因小失大!?

但是如果由楊鑄在中間穿針引線就沒有任何問題——這傢伙連黨員都不是,鑄投商貿和鑄投國貿更是純粹的民營企業,由他採用正常的商業手段引進這批外匯,西方社會一點藉口都找不到,指不定還會冠以“經濟皿煮成功案例”的名義,大肆正面報道。

………………

在一方驚疑不定,一方焦急等待之中,會客室裡陷入一片沉默。

過了好一會,見到李駿依舊眼珠子轉個不停,程永剛咳了咳:“老李,關於我的提議,你覺得怎麼樣?”

深深看了程永剛一眼,李駿卻沒有馬上給出回覆。

雖然對方名義上說的是“建議”,要求的也只是讓他“傳個話”而已;但以程永剛現在的身份,李駿要是真只是單純地給楊鑄遞個話,那他以後在帝都就別想混了——人家放下身段跟你以私交論處,要的就是你點頭答應後全力幫忙說服楊鑄。

但對方不知道的是,楊鑄早在半個多月前就明確表示這件事由他全權負責了,現在的李駿,才是這個專案的真正決策人——他之所以一直沒把這事告訴程永剛,為的就是為雙方留有一些週轉的餘地,順便也讓楊鑄見識見識自己的騰挪輾轉的手段。

可是今天隨著程永剛扔出來的兩個王炸,李駿卻忽然覺得“專案決策者”這個身份不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