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泉城汽水廠所有的新品方案被打回去重做,搞得生產科科長整天拿腦袋撞牆之時。

銷售科這邊已經開始了第一波的市場巡查活動。

………………

濮陽,城西邊緣。

楊鑄看著眼前狹窄而喧囂的街道和兩邊新舊不一的矮平磚鋪,吃著剛從爐壁裡掏出來的油酥火燒,臉上隱隱露出一絲懷戀的味道;嘴裡地道的焦糊香味,街上濃重的煙火氣息,在後世怕是再也難以遇到了。

而一旁的海草怪不太適應如此密集的人流,死死拽住楊鑄的衣服,生怕他一個不小心把自己弄丟了。

楊鑄有些頭大地給了這個小丫頭輕輕一個爆叩,都二十一歲的人了,連出個差都這副小雞入狼窩的表情,你丫的還能不能靠譜點。

順著街道往前走了幾十米,看見那頗有些醒目的橘黃色的門頭上用瘦工體寫的“工友之家”四個大字,楊鑄微微舒了口氣,到地方了。

“楊總好!”早就得到訊息的張胖子按照公司職位笑嘻嘻地跟楊鑄打了聲招呼,然後介紹了下身邊的李波和張曉萌。

兩口子雖然驚異於楊鑄的年輕,但依舊很有禮貌地跟楊鑄見了禮。

“李哥、嫂子,開店也快半個月了,感覺怎麼樣?”楊鑄笑吟吟地跟兩人攀談起來,毫無一點總經理的架勢。

“生意挺不錯的,只是……”心直口快的張曉萌剛想說什麼,卻注意到自家丈夫的眼色,頓時猶豫了起來。

楊鑄熟練地遞出一根三門峽,順便制止了一旁猛甩眼色的李波,笑著說道:“嫂子,這家店算得上咱們的共同事業;發現了什麼問題就直說,沒必要避諱;咱們都是做實事的人,只有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咱們的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張曉萌挺喜歡楊鑄這種直言直語的態度,也不避諱,徑直說道:“泉城汽水在濮陽也挺有名的,生意也挺好;就是這利潤有些薄了。”

“像我們這家店,一天雖然能賣出去好幾十瓶,週末的時候上百瓶也不算難事,但算下來,一個月也就賺個一千多塊錢,還搭進去兩個人,其實收入跟普通上班差不多。”

“而且別怪嫂子說話直,現在泉城汽水是好賣,可是花無百日紅,再過些年呢?這工友之家又不能賣其它的飲料,我們的進項實在有些脆弱。”

聽完張曉萌的話,楊鑄點了點頭:“確實,嫂子這話說到點上了,如果只賣汽水,這抗風險能力的確不夠。”

想了想,楊鑄環顧了下店內,問道:“當初我記得政策上允許你們批發一些有特色的的零食來賣啊,怎麼都沒見到?”

李波撓了撓頭:“別看這附近破破爛爛的,但其實生意還是蠻好做的,所以各色商家委實不少,我們當初也進了一些零食來賣,但很快就發現街上早就有人賣了,而且在零食這一塊,擺地攤的其實要比進堂店更佔便宜,試了幾天發現不划算之後,我們就沒再進了。”

楊鑄嗯嗯了兩聲,然後轉過頭交代張胖子:“把這個情況做好記錄,反饋上去;如果售賣的東西沒有特色和稀缺性,那是沒什麼市場競爭力的,記得回去督促陳經理他們趕快落實東北老家特產的貨源問題。”

聽到楊鑄打算陳售東北老家的特產,張曉萌頓時興奮了起來:“這主意好,這邊的老鄉早就饞老家的口食很久了,就是沒地方去買,讓人從老家帶又不現實。”

接著無數諸如紅腸、荔枝飲、大白梨、魚豆皮、打糕、小窩頭等一長串名字從她嘴裡蹦了出來。

楊鑄等她不好意思地擦乾嘴角的口水之後,笑了笑:“這些東西以後都會有的,不過話說回來,嫂子,其實咱們工友之家的最重要進項並不是這些零食,也不是泉城汽水,莫非當初張俊跟你們培訓的時候沒跟你們說?”

看著楊鑄隱隱有些怪罪的眼神,張胖子愁眉苦臉地說道:“我說了啊,只不過……當初陳經理轉述的時候也沒怎麼說清楚,我自己也是迷迷糊糊的,不過我們的牌子倒是每個店都裝上了。”

看著店內寫著“同城百事,免費諮詢”八個大字的牌匾,楊鑄先是把那個只顧著自己面子,卻差點壞了自己大事的陳翔媽了個狗血淋頭,然後有些吃力地把這塊大大的牌匾搬到店門外。

“李哥、嫂子,記住了,這塊牌子一定要放在最顯眼的地方,這可是個大進項。”

然後轉過頭來交代張胖子:“這事記下來,以後所有的店鋪都要這麼擺放,這是硬性指標。”

看著有些一頭霧水的張曉萌和李波,楊鑄笑了笑:“嫂子、李哥,你們在這那麼久了,附近的老鄉都很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