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公主(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安公主用她那顯得非常青澀的獨特聲線,習慣性的扭著肩膀,習慣性的微垂著頭,習慣性的用向上的目光看著他,問出了她幾乎每天都會問的那個問題:“寒夜大人,你有看到我的娘親了嗎?”
從寒夜見到她的第一天開始,她就問過他這個問題。他搞不懂為什麼她要向一個剛來的外人打聽她的母親。更搞不懂他為什麼要天天都要問自己這個問題。
寒夜一如每天回答的那樣,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安安公主顯得非常失落。
“如……如果你有看到我的娘親請一定要馬上告訴我。”
從初次與樓蘭王會面後已經過去了好多天。寒夜始終沒有等到他的關於兩國之間結盟的任何答複。並不是樓蘭王不見他,恰恰相反,樓蘭王幾乎每天都會邀請他赴宴。他幾乎每天都會見到樓蘭王。但是用餐只是用餐,席間賞歌賞舞,談論任何事,卻從不談正事。
寒夜的焦急是可想而知的,離開秦國出使樓蘭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了。他內心如此焦急,想必遠在秦國等待他訊息的孤方更是心急如焚。
有些時候他想要主動談及此事,可是每一次他挑起話頭,都會被樓蘭王把話題岔開。
終於有一次他按捺不住內心的焦躁,不顧場合,不顧氣氛硬是將這個問題問出了口。
氣氛顯得有些尷尬,但樓蘭王表情親切,笑容和藹,答:“事關重大,這件事需要同國師商議一下。”
第一次見面就是“要同國師商議”。這都過去十多天了,依然是同樣的“要同國師商議一下”的回答。
得到不想要的答複,寒夜心裡有股想要罵孃的沖動。
腦海裡出現這個想法後,他忽然一愣。想要的答複?自己想要的答複?自己究竟想要得到樓蘭王怎樣的答複呢?秦王派自己來這裡,只是為了想要得到樓蘭王的答複?
寒夜不由得感到哪裡有些奇怪。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國師究竟是什麼人?從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在樓蘭的地位舉足輕重。可是在樓蘭呆了這麼多天,無論是普通的場合,還是頗為重要的場合都沒有看到他這個人。
寒夜試著打起精神主動去調查這個國師。但所有的樓蘭人都對國師的任何事諱莫如深,什麼也問不出來。
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寒夜的耐心像久旱無雨的湖泊一樣一點點幹涸。
終於在一次一如既往的豐盛宴席上,樓蘭王向寒夜說道:
“寒夜大人,想必你已經知道本王唯一的兒子被馬賊殺死了。而我年事已高,對於國事的處理越來越無力。樓蘭國土雖不及秦國,但貿易發達,每年來往於此的商隊不計其數。樓蘭人民的生活你也親眼看到了,非常富庶。安安是我最疼愛的小女兒,我願將我唯一的小女兒嫁給你。將來樓蘭的王位就由你來繼承。中原有句俗語:寧為雞口,毋為牛後。秦國雖大,但你在秦國的官職也不過是個大使。而在我樓蘭,你將是一國之君。”
“在我樓蘭你將有一生都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樓蘭王說:“留下來吧。寒夜,留在我樓蘭。”
樓蘭王在說將女兒將給寒夜時,他眼睛一瞥,一旁的安安公主果然臉一紅,垂下了頭去。
有那麼一瞬,對於樓蘭王的提議,寒夜感覺那樣也不錯。特別是在看到安安那張通紅的圓臉後,心動的感覺如此的強烈。
因為這裡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
天真可愛的少女,和善的老人,華麗的宮殿,享用不盡的財富。
而仇恨有什麼用呢?只會讓人滋生煩惱,只會讓人心生陰暗。
一切都過去了不是嗎?本以為會刻骨銘心,可是實際上就像曾經手書的畫卷,過去了太久,色彩已經一點點退去。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連整個畫卷都會爛掉。
就像一盤剩菜,雖然沒變質,但端起來,只有一股食之厭惡,棄之可惜的滋味。
寒夜每晚依舊會做很多夢,有喜悅的,但更多的,或者可以說絕大部分的夢都是壓抑得讓人窒息的,痛苦得讓人絕望的。
由於身處王宮,由於樓蘭王的拖耗,寒夜無事可做,休息得時間也多了起來。他記不得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時常犯困,休息時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睡覺,有時候甚至坐著坐著就會睡著。但是休息過後,也許是因為做的那些夢,他並未感覺到輕松,反而感覺更加的疲憊,渾身無力。像長途跋涉過後,又像大病初癒。因此每每無事,他就想睡覺,而睡醒後,卻更是沒有精神。
寒夜還記得自己是有使命在身的。應該行動起來,至少要做點什麼。可是每當他下定決心,卻總是會有什麼事妨礙著他。比如樓蘭王的赴宴邀請,比如安安公主的出遊邀請。每當這些事事情一打岔,寒夜的決心就像破了洞的甕罐中的水,流了個幹淨,被無限期的延後,甚至拋諸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