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這樣講,燕圓月好奇地湊近了些,問道,“唉,宋大人,我就奇怪了,你們都說藍昭厲害,可是我也沒看到他怎麼厲害啊”

都在說藍昭藍昭的,可是她是真的沒懂這藍昭到底厲害在哪裡了,上此次問了阿姐,阿姐也只是笑,搞得她更加不解了......

說來說去,不就是城中安穩了些嗎,那比安穩,這燕雲十六州,兩百六十七座城,又有哪裡比得過她幽州城安穩的呢。

“二小姐覺得這平和城如何?”,聽她這樣說,宋雲禎輕搖了搖頭,問道。

“還行吧,似乎蠻穩定的,但穩定也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吧,難道穩定些就能說明藍昭的厲害嗎,這也太草率了吧”,燕圓月努了努嘴,不滿地回說道。

有時候,小姑娘啊,還是要多些磋磨,才能歷練成長,燕寧靜靜看著兩人你來我往的,並沒有出言制止,藍昭的厲害,還是適合宋雲禎這個當事人親自說給她聽。

“可二小姐不知道的是,不過四十七天前,這平和城還是堪稱人間煉獄的地方。入夏起,平和城就迎來了大旱,加上之前連年大旱的影響,平和,已經是百業荒廢,滿目蕭條。城中糧價飛漲,農田幾近荒蕪,開始出現流民,但不管怎麼說,主城還好一些,百姓都要更富有一些,可憐的是底下鄉鎮的,因大旱致死的,林林總總已有過千人。”

宋雲禎有些感慨地說道,“藍公子到平和的時候,正趕上城中暴動,我剛剛呼叫了府城軍勉強鎮壓城中的暴亂。”

“過千人!”

燕圓月有些不敢置信地喃喃道,超過千人,那確實已是極其嚴重的情況了。

“那怎麼現在的平和城可以穩定下來的,若是致死過千人,怕已是流民遍野,居無定所的場景了,但我們沿路看起來,似乎一切都還算井然有序,甚至田中雖作物瘦弱枯黃,但農耕未廢”,她託著腦袋,認真思索起來,現在的平和城,似乎和他口中一個多月前的大不相同。

燕寧眉頭輕鎖著,有些探究地詢問道,“藍昭用的什麼辦法,助你穩定了整個平和城的旱情”

“這事在宋大人給我的奏報裡頭都有提及,也是我為什麼向郡主提及這位藍昭藍公子的原因,想來,這樣的人才,郡主一定會感興趣的”

平定旱災這樣大的事,往上報上去就是一場大功,居然如實說了藍昭的功勞,這是他宋大人心胸寬廣敞亮,還是藍昭這個人,實在是讓人尊崇如斯......

她看著宋雲禎的眼神微微沉了沉。

“是的,藍公子確實是不世之才,我如今才算真正知道,這‘世代帝師,百年相宰’的家族,能養出的是怎樣的人!藍公子的謀劃心思,或者說藍昭此人,可堪帝師”

提起藍昭,宋雲禎的眼裡帶著敬佩和感激,言語之間,滿是仰望之色。

燕寧突然輕笑起來,靠著椅子的後背,懶懶的目光掃過韓柱和宋雲禎,“‘可堪帝師’,‘能謀善斷,剛毅果敢’,你們倆都給了藍昭這樣高的評價,那就讓我聽一聽,帝師的謀算,是怎樣的”

宋雲禎倒是大有維護他心中可堪帝師的藍公子的意思,激動地站了起來,說書似的向著眾人慷慨激昂地介紹。

“第一,是安葬死難者。大災過後,往往跟上的就是瘟疫,流民遍野之時,凡目之所及的荒野,猶如亂葬崗一般。但藍公子給下官的建議是,由政府出資,劃定墓園,安葬因旱情而死難的民眾,以防流民遍野,出現瘟疫,那平和城,才是真的完了”

“第二,是穩定糧價。想來郡主也看到了,城中糧價還算穩定,不過都是陳糧,我估摸著郡主怕是心中也有疑惑。”

燕寧點了點頭,這事她入城就看到了,心裡的確稍有些疑惑,米店之中都是陳糧,這事還真有些奇怪。

“糧為民之本,若是全靠官府開倉賑糧,其實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城中百業不得運轉,官府的糧會放完,而百姓沒有收入,只會越來越窮。但當務之急確實是要解決這幾萬口人吃飯的問題,所以,米價,一定要穩下來”

“可旱情剛出沒多久,糧價就已經到了五十文一斗。”

五十文一斗,燕圓月眼睛瞪得老大,這和她們看到的差得實在有點大啊。

“所以,藍公子給提了一個建議,每個官府的府地都有自己的糧庫,雖然出現了暴亂,但平和的災情還在可控制的時候,只是百姓失了信心,若是開倉放糧,就更沒有人願意農作工作了。所以,他提了一個極大膽的想法”

“將官府中的官糧出售給鄉紳米店,然後你們規定售出價格,這樣既能讓市場上有百姓吃得起的糧,也可以讓政府有足夠的錢去做事”

燕寧順著他的話接了下去,這也就是為什麼米店裡出售的多是陳米,這些年乾旱嚴重,怕是各地收上的新米不多,因此哪怕是官庫裡的,也都是陳米。

“郡主說的不錯。官府有了錢,才可以做第三件事,平暴亂。光靠武力鎮壓平定暴亂只能引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們會暴亂,是因為沒飯吃,沒錢賺。所以平暴亂最關鍵的是穩百業,復民生。”

幾人都沉默了起來,藍昭和宋雲禎的膽子是真的很大啊,一個敢說,一個敢做!

這樁樁件件都是違背律例的,地方官員私自開倉放糧是殺頭的大罪,而以官糧出售給鄉紳商戶,這事沒發生過,但也是直接可以劃定死罪的事情,怕是誅九族也不為過。

但細細算起來好像還有些不大對的地方。

“去年平和年收糧稅約十六萬石,這幾年收成不好,官倉所餘不會超過三十萬石,你就是全賣了,也只有三萬兩,而且就我瞭解,城中還要開設賑災的粥棚,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這個月中旬,韓柱已經接到了代領薊州事的任命吧。他上任之後,已經頒佈的允許平和與陽川兩地開官倉放糧賑災的命令吧,這事他上報過鎮北王,我來之前,調取記檔的時候,都有看到”

“那為什麼,要用官糧換錢?”

她的眼神犀利,似乎什麼隱瞞在她面前,都無處遁形,說出的話一針見血,即使宋雲禎說得各種無奈,幾乎讓所有人都相信了他的不得已而為之,但燕寧還是第一時間指出了其中的蹊蹺。

燕圓月有些恍然大悟地看著宋雲禎,隱隱有些懷疑,阿姐說的對啊,賑災這件事情,開倉放糧不就可以了,轉而求其次,用官糧換錢,再去賑災,不是捨近求遠嗎?

喜歡望北樓請大家收藏:()望北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