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睿結束了喇叭褲的生意,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深藏功與名,喇叭褲引起的軒然大波,也在慢慢的平息著,他的學習生活又恢復到了平常。

1981年3月20日晚是他在燕京大學校園時光中最難忘的一夜。那晚,中國男排先輸兩局,再扳回三局,最終贏了韓國男排,獲得世界盃排球賽的入場券。

校園裡一片沸騰,學生們舉著點燃的掃帚當火把,遊行、喊口號。有學生喊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

好多同學是個多年之後還記得當時的場景,那時候國家百廢待興,人心也比較散,這個口號把大家凝聚起來了。

他們77級這一代正處在中華民族要崛起的歷史階段,一直都覺得振興中華是他們的使命,這樣白子睿深受感動,更加堅信了他的經濟報國夢想。

好多同學們興起了出國留學,將來學有所成回來報效祖國,好多人都展開了行動,就像他們經濟系二班的易綱,已經透過面試取得留學資格,大三下學期要到美國留學。

自新中國成立伊始,出國留學就成為中國快速培養高階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1950年,新中國先後兩批共35名公派留學生赴歐洲留學,開啟了新中國成立之後派遣留學生的先河。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留學事業步入快速發展期,越來越多的公費和自費留學生開始“走出去”,為中國與世界的互聯互通和國際化人才培養髮揮了重要作用。

其中大多數人選擇了去美國留學,政府資助的美國公費留學生,都是挑選出來的優秀人才。自費生則必須有美國公民的經濟擔保,必有海外關係,就像電視劇《bj人在紐約》中所描繪的,都需要自己打工謀求生活和支付學費,相當艱辛。

從文化交流的角度觀之,留學具有雙贏效應,即無論對留學派遣國,還是對留學接受國,均有益無弊。但無論公派或自費出國,“吃苦耐勞、自強不息”是改革開放早期海外留學生共同的底色。

他們一方面透過打工掙錢來緩解經濟上的窘迫;一方面在學術上刻苦鑽研,精進闖關,待學有所成之後歸國報效祖國。

白子睿也在為自己的留學做著準備工作,只不過他留學的地方不是去國外,而是到香江。

徐靜理知道之後也要跟他一起到香江,於是白子睿委託一位叫梁正威的香江供貨商,辦理進入香江大學留學的手續。

香江大學是一所國際化公立研究型大學,學校建校史可追溯到1910年,前身為香港西醫書院,學校初期非常小,1916年首屆畢業生僅有23名。經過多年發展,香江大學是與清華、燕京大學同級別的頂尖名校。

他考慮到香江的社團猖狂,便讓從部隊回家探親的表哥葉明辰介紹了兩位退伍的戰友,分別叫董家豪、潘海洲,他們是經歷過涼山戰鬥的英雄。

葉明辰將他們介紹給白子睿,白子睿與他們進行過切磋,正常比武白子睿完勝他們,可如果是真到拼命的時候,恐怕白子睿未必是他們兩人的對手,白子睿對他們的身手很是滿意,馬上聘請二人。

派他們先行到香江打前站,與他們一起前往的還有幾位中遠貿易公司優秀的人才,前往香江成立辦事處。

白子睿將這些事情處理完的時候,大三學習已經結束準備過完暑假趕赴香江。他卻接到陳江河打來的電話,他要帶著自己襪廠的襪子前往上海參加了一個展銷會,並邀請白子睿前去幫忙,白子睿剛剛考完試,便欣然答應了下來。

陳江河、駱玉珠承包襪廠以後,為了謀求更大發展,他們就和廠裡唯一的大學生技術員小蔣一起去上海參加展銷會,就在白子睿乘坐火車趕往上海的途中,他們已經先行到達上海。

他們到達上海之後,猶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見了上海的繁華景象,處處感到驚奇,差點鬧出笑話。

三人走在上海繁華的街上,小蔣看到一個店裡的模特,驚訝的說道:“廠長,你們看那裡邊的假人做的就像真的一樣。”

陳江河與駱玉珠雖然對店裡逼真的模特感到驚訝,但他們不愧是做大事的商業奇才,很快就做到了處變不驚。

陳江河沉聲說道:“小蔣,看什麼假人?看它腿上的襪子。”

他隔著玻璃窗看到了襪子標明的價格牌,指著牌子說道:“你看看人家這襪子多少錢一雙?”

小蔣仔細看了一下價格銘牌,回答道:“12元錢一雙。”

陳江河說道:“12元錢一雙襪子,這襪子是金線織的嗎?”

小蔣還是被玻璃窗裡邊的模特給吸引了注意力,扶了扶鼻樑上的眼鏡,笑呵呵的說道:“你看人家著這假人做的跟真的一樣的?”

這時店裡面的真人模特,因為是站了太久換了一個姿勢,將三人嚇了一跳,小蔣驚訝無比的說道:“這人是真的啊!”

陳江河覺得很是丟人,趕緊拉著小蔣忙不迭的說道:“走……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人來到來到一家賓館安頓下來,然後趕到上海書市設在上海展覽中心技術革新館佈置展臺,白子睿在展覽會開始的前一天趕到上海與他們會合。

白子睿與陳江河、駱玉柱時隔一年之後相聚,很是親熱的一陣寒暄,各自訴說這一年來的情況,因為對他們有所保留主要是怕驚嚇到他們。

白子睿在陳江河心中一向是見多識廣,他將自己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他說道:“白大哥,為什麼上海這邊一個商店裡邊的襪子可以賣到12元錢一雙,而我們廠生產的玻璃襪子卻只能賣兩元一雙?兩者之間的價格為什麼會相差如此之大?難道他們的襪子是金線織的嗎?”

白子睿前世看電視的時候看過這段劇情,陳江河在上海一家外貿店中看到人家賣的12元一雙的襪子,受到很大的刺激。

正是這一次的上海之行,讓陳江河一下子轉變了想法。因為他發現,在上海一雙襪子可以賣出12塊錢的天價,而他們廠生產的那種玻璃絲襪子,早就沒有人穿了。

回到廠子之後,陳江河下定決心要更換裝置,聘請技術人員。然而添置新裝置需要大量資金,這一舉動遭到了廠裡工人的一致反對。

萬分感謝小二來壺酒、oo雲v霄oo兩位書友的寶貴月票支援!

非常非常感謝:小二來壺酒書友的打賞支援!

喜歡四合院從站長開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從站長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