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喇叭褲風暴
章節報錯
白子睿說完為他們提供後勤保障服務事情之後,開始檢查起他們的工作進度,這些老師傅工作了幾十年經驗豐富,這才過去兩天已經改好了300條喇叭褲,手藝和質量都是沒得說。
按照他們的工作進度,一個月的時間改制上萬條的喇叭口完全不成問題。他看了一下沒什麼問題便離開了裁縫鋪,先是到了中關村好日子餐館,安排店長周勝天每日按時免費給劉宏偉的裁縫鋪送三餐,要保證葷素搭配、營養美味。
解決完他們吃飯問題之後,來到中遠商店,吩咐蔡立堅給裁縫鋪免費安裝排氣扇和吊扇。解決好他們的後勤保障之後,讓蔡立堅在京城做喇叭褲的市場調研。
蔡力薦很快就將調研結果反饋給他,得出的結論與他所想基本吻合,喇叭褲在京城很少,而市場上出現的喇叭褲基本上都是從廣東、福建千里迢迢運來。
蔡立堅現在已經是一個合格的經理人,白子睿讓他做一下京城的喇叭口市場調研,他不但調查了市場行情,而且還將喇叭褲在京城的市場價格都統計了一下,均價達到25元每件,其中最好的一款華達呢布料做成的喇叭褲,在國營百貨公司要賣到30元一件。
要知道這個80年代初,京城人民平均月工資在30元左右,一件喇叭褲的價格都抵得上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了,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要知道這個年代到國營百貨商店怎麼買衣服和布匹可是要布票的,他的這批喇叭褲褲可是上等的絲綢料子,即便不要布票價格肯定也不能便宜了,他思考再三決定將喇叭褲價格定在27元每件。
穿喇叭褲要配尖頭皮鞋、尖領襯衫、麥克哈里斯的墨鏡,講究些還要加個風衣,扛著錄音機放迪曲。這些東西他已讓蔡立堅全部從羊城採購完畢,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劉宏偉他們將第一批的1000條喇叭褲改制完成就開始售賣。
一個星期之後,劉宏偉讓人通知他1000件喇叭褲全部改好。白子睿吩咐蔡立堅帶人將改好的喇叭褲,平均鋪到幾家中遠商店。
而他再次來到京城第六紡織廠,一次提取4000條西褲,他坐著是他安排的貨車直接開到劉宏偉的裁縫。
劉宏偉看著卸下的4000條西褲,有些為難的說道:“白同志,你上次運來的1000條褲子,我們夜以繼日的趕工,才在一個星期內幫你你改好,可這次的4000條褲子數量太多了,我們的人手實在不足。”
白子睿微笑的說道:“劉師傅,人手不足可以邀請人啊!我相信其他幾個紡織廠跟你一樣退休的師傅有很多,你可以請他們幫忙,我還可以免費支援你20臺縫紉機。”
劉宏偉信誓旦旦的說道:“白同志,你放心!我們加班加點一定按時完成你的訂單。”
第2天,白子睿請了幾位身材姣好的女知青,在穿上喇叭褲之後身材更顯苗條,讓她們在各家中遠商店門口充當模,特一下子吸了眾多男女青年的目光,引起他們的爭相搶購。
至此開始引領了喇叭褲在京城的時尚潮流,吸引眾多京城的年輕人為它瘋狂打誰要是穿一條喇叭褲在街上行走,絕對酷到沒朋友。
白子睿在燕京大學校園內,竟然也看到有人公然穿著喇叭褲帶的蛤蟆鏡,他們宿舍的時慶章穿著一條喇叭褲在像他們炫耀,被年紀頗大的陳建超訓斥為不倫不類的奇裝異服。白子睿心中怪異無比的想著,不知時慶章知道喇叭褲出自他的策劃之下做何感想!
白子睿引領的喇叭褲時尚潮流,猶如“颶風”一般席捲整個京城,一些小作坊甚至公然開始生產喇叭褲,到處都是趕潮流青年們全都穿著喇叭褲搭厚底楔形鞋,戴著如巨大明星般的大墨鏡,頂著波浪大卷髮型穿梭在街頭。如果手中再提著一個四喇叭的錄音機,那回頭率絕對100。
喇叭褲京城猶如閃電一般的橫空出世,並沒有被當作時尚,而是驚世駭俗的“奇裝異服”。
於是,有人就把喇叭褲與道德掛鉤,視其為“不男不女、乾坤顛倒”的惡物,遭到了抵制和譴責。甚至在京城引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圍剿”喇叭褲運動。
那些“不務正業”的小青年,卻對此不管不顧,穿上了把整個屁股繃得倍兒圓的喇叭褲,招搖過市。
光是喇叭褲還不夠,他們還帶著黑色墨鏡也叫“麥克式墨鏡”,因美國電視劇《大西洋底下來的人》而得名)。甭管是陰天、晴天,哪怕是到了舞廳去蹦迪,都得帶著。而且,墨鏡上貼的標籤不能揭下來,以顯示那是正宗的“進口貨”。
男生要穿著花襯衫、抹上頭油;女生穿著黑色高跟鞋,燙著大波浪的捲髮。這幅打扮,無疑就是老人眼裡的“男流氓”或“女流氓”。
可時尚之路是要付出代價的,校門口的紀律老師可拿著大剪刀等你呢!哪個青年的褲管太肥被發現了,咔嚓就是一剪刀,斷送了你的時尚之路。學校勒令,學生穿喇叭褲就會受到紀律處分;工廠通告,穿喇叭褲不準進工廠,而且扣工資……
《bj日報》的熱心讀者,不能眼看這些青年墮落下去,於是給報社寫了一封信:讀者對身穿喇叭褲的男女青年極為不滿,建議報社在這方面加強宣傳引導,以幫助這些青年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水準,也淨化一下空氣。
大媽大叔們也充分行動,在街頭抓穿喇叭褲的年輕人,甚至一首叫《豔粉街的故事》的流行歌曲唱道:
“有一天一個長頭髮的大哥哥在豔粉街中走過,
他的喇叭褲時髦又特別,
他因此惹上了禍,
被街道的大媽押送他遊街……”
代表著服裝潮流的喇叭褲,在京城遇到了重重阻力,儘管如此,它還是“逆風飛揚”,越來越多的小青年們,寧可被視為“痞子”和“流氓”,也照樣穿。最終,年輕人還是勝利了,喇叭褲在80年代變得流行起來。
白子睿在“圍剿”喇叭褲運動開始時,已將手中的上萬條喇叭褲全部賣完。上萬條喇叭褲收入元,減去各項成本開支後,一個月淨賺元,算是為1981年開了個好兆頭。
萬分感謝小二來壺酒書友的打賞。
非常感謝:sey活得精彩、hardy、小二來壺酒、carfarer、夜風煞涼等書友所投的推薦票支援!
喜歡四合院從站長開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從站長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