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如今在這裡待了這麼長時間,不但囤積的軍糧都已經快吃完了。士卒們一個個更是思家心切,根本就沒了自己作戰的心思。

士卒也是人,自有七情六慾。以前,洛陽繁華的時候還好,他們有空便找個女閭放肆放肆。可如今倒好,百里之內不見人煙,手裡有錢都花不出去。

如此,士卒們又焉能忍受。

因而在如今時候,很多兵將都已經沒了繼續作戰下去的心思。而陽人之戰董軍之所以會慘敗,除了胡軫和呂布二人不合外,這顯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面對著看上去氣勢正弘的孫堅。年齡同樣也是一天天老邁的董卓,爭雄的決心便也就越發不足。以至於在孫堅引兵北上,直撲大谷關的時候,董卓竟是不由遣帳下校尉李傕為使,向孫堅求和。

並表示,只要孫堅願意罷兵,他就可以將孫堅任命為豫州牧。讓孫堅他明證言順的統領豫州。

但可惜,孫堅看穿的董卓的心思,直接便就駁斥道:“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

豫州,那是什麼地方。那是天下高門世家出現的最集中之地。

這樣的一個地方,與董卓這樣的人天生就站在了不死不休的對立面。

可以說,豫州人現在連董卓都不服。如此,董卓所任命的州牧又怎麼可能在豫州這地方呆的下去。這種任命,分明就是在玩孫堅。

因而此時的孫堅才會如此的正義激昂,義正言辭。

不過孫堅這樣的一番話傳到董卓的耳中後,董卓自也不由為之大怒。

他覺得,以自己這樣的身份,能和孫堅這樣的小兒輩講和,那完全就是給孫堅大面子了。可誰成想,孫堅這傢伙卻是給臉不要臉。

所以在孫堅領兵殺到大谷關,距離洛陽以及不足百里之後,董卓也就不由親率兵馬,在洛陽城外與孫堅來了一場堂堂正正的對決。

那一戰中,兩路大軍各有兵馬數萬。而這十餘萬大軍決戰的地點,則就是洛陽城外帝陵之旁。

當時,為了能夠取勝並將孫堅徹底剿滅。

董卓讓自己的族侄董越,坐鎮大軍左翼;讓帳下大將段煨,坐鎮大軍右翼。而自己,則親自領兵,坐鎮於中軍之中。

除此外,他又讓精於騎『射』長於騎戰的呂布,率領數千精騎從旁策應,遊『蕩』與外。卻是打算在正面戰場擊潰孫堅的兵馬後,就讓呂布率領帳下精騎,從後方包抄孫堅,將孫堅帳下的數萬兵馬徹底捂死在這裡。

但對此,孫堅卻也是毫不畏懼。

面對董軍這種精銳盡出的大陣仗,孫堅則是讓自己的兄弟孫靜帶著黃蓋、孫河等領精銳坐鎮左翼,對抗段煨的右翼,為突破口。又讓程普、朱治等老將坐鎮右翼,抵擋董越的精銳猛攻。

之後,又讓同樣善於騎『射』的韓當領精騎防備呂布。自己,則坐鎮中軍,帶著內弟吳景、親侄孫賁抵擋董卓。

喜歡三國梟請大家收藏:()三國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