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應當算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大戰了。

在這時,雙方都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因此,當戰鼓聲響起時,作為進攻者的董軍,也就不由在戰鼓聲下,瘋狂的向著敵人撲殺了過去。

“必勝,必勝!!!”

兩軍將士們呼聲簡直驚天動地。

接著,作為進攻端的董軍左翼兵馬,便也不由在中郎將董越的指揮之下,狠狠的撞上了程普、朱治等久經沙場的孫軍老將所在的佇列。

然後,便就只見的處在防守方的孫軍右翼兵馬,就像是割麥子一般相繼倒下。

卻是在董卓左翼大軍的猛攻之下,孫堅這邊一上來便就折損了數百兵馬。

董軍到底久經沙場,士卒中不乏敢死之輩。

因此當千軍萬馬齊齊衝陣時,孫堅的右翼兵馬竟差一點不由被其衝的直接潰散。

不過萬幸,程普、朱治等都是久經沙場戰陣的老將。因而面對董軍如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他們也絲毫沒有驚慌失措之意。

相反,情況越是危急,他們反卻越是鎮定自若。

因此,這二人便也不由漸漸的壓制住了董軍前進的腳步。而等董軍左翼的這股衝勁漸漸被他們壓制下來後,董軍的左翼兵馬和孫軍的右翼兵馬,也就不由陷入了兩軍對壘的僵持之中。

但董軍左翼兵馬到底集結了董軍之中的大量精銳。

因而在和孫軍右翼部隊的對壘中,還是牢牢的佔據了上風。

所以,如果孫軍的左翼部隊和中路部隊遲遲不能開啟局面的話,無疑便也會迎來一場徹頭徹尾的大潰敗。

對此,孫軍之中的將領們自也是心知肚明。

故而,被孫堅依仗為突破口的孫堅左翼部隊,同樣也不由對著董軍的右翼發起瞭如狂風暴雨般的進攻。

此時統帥孫堅左翼部隊的主將乃是孫靜。而孫靜,則是孫堅的同胞兄弟。

兩人可謂是榮辱與共同生共死。

正因如此,在戰事打響之後,孫靜對著帳下將佐們便也不由下達了死命令“此一戰,有進無退。進者能生,退者必死。不管誰人,膽敢退卻,定斬不饒!”

因此,面對著孫靜這邊近乎就是不要命的打法。

作為董卓右翼軍主將的段煨,抵擋的同樣也是十分艱難。

畢竟他這裡的部隊都是一些二線部隊,除本部的數千兵馬外,少有精銳。如此,面對著孫軍大將,黃蓋、孫河等不要命的進攻,自也不由被其殺的連連後退。

但說實話,兩軍間如今最激烈的戰鬥,其實還是中軍之間的戰鬥。

中軍,在這個時候都是由兩軍主帥親自率領。因而雙方佈置在中軍的兵馬,都是絕對的精銳部隊。

其中就拿董卓來說吧,他的帳下像郭汜、李傕這樣敢殺敢拼的校尉,都被他佈置在了中軍。作為軍隊的主將,軍隊之中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

董卓在這個時候自然也想做一下『露』臉的事情。比如在這個時候直接率兵鑿穿孫堅的中軍,然後在千軍萬馬中斬下孫堅的首級。

但話說回來,孫堅有何嘗不想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