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疾行 政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河東郡其實算是一個盆地。請百度搜尋
它的西北是呂梁山脈,東南則是條山脈。
而除了這樣的兩座大山之外,一條黃河也更是將他的西部和南部包圍了起來。
所以河東郡這個地方,想要進來不容易,想要出去同樣也不容易。
畢竟從先秦時期起,從河東這個地方出去的大道,便只有一條。即趙旭他們來的時候,走的‘蒲坂至鹽監城至安邑最後至永安’那條路。
河東郡過半城池全都落座在了那條道路兩旁。所以那條道路才是出去進來最好走的一條道路,同樣也是最適合大部隊行軍的道路。
不過趙旭他們在這個時候顯然不會從那條路走,因為如果他們真的走蒲坂的話,隊伍最起碼需要多繞四百里路。
在這個十萬火急的時候,要是真的繞了這四百里路,那麼等他們趕到後,顯然一切也都來不及了。
因而按照董卓的命令,他們制定的新路線則是走小道,南下虞城此為山西古虞城,並非河南虞城),走顛軨坂,過下陽城,最後從大陽城即後世平陸)的茅津渡渡河。
可以說這一條路完全是橫穿了條山。
別的不說,光看顛軨坂這個路名,便也能看出這條路會有多麼難走。
不過在這樣的情形下,走這條路卻也絕對是最節省時間的了。
不需要像蒲坂那樣繞行四百多里,只需要行進八十里,趙旭他們能直接進入到弘農陝縣。然後接下來他們能沿著寬闊的大路,一路暢通無阻的趕往洛陽。
聽起來好像很容易。
可後來真當董卓帶著趙旭他們走這條道理的時候,趙旭方才不由對“行路難”這三個字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見解。
才八十多里路,趙旭他們竟然足足走了兩天半。而等他們翻山越嶺終於穿越條山後,趙旭腳那雙好的牛皮靴都磨壞了。
“他阿母的,可算是走完了這段路了。”
遙遙看到茅津渡,跟著來的趙晆等人終於也不由鬆了口氣。
“好了,時間不多了,趕快,加緊渡河。”
現在趙旭他們完全是在爭分奪秒,每一刻的時間都彌足珍貴,耽誤不得。
所以在董卓的一聲令下後,僅僅只是用了一個時辰,趙旭等三千人也不由順利的渡過了黃河。
“快,現在,所有人繼續前進,沒有我的軍令,任何人不得停下休息!”
“諾!”
這三千人每一個都是久經沙場百戰餘生的悍勇,論忍耐力,即便放眼天下也找不出多少可以和他們肩的。
哪怕他們才剛剛完成了跋山涉水的事情,可董卓一聲令下,所有人卻也都是緊咬牙關,飛速的向著洛陽城的方向趕去。
“大人,現在咱們距離洛陽城還有不到三百里。以咱們現在的速度來看,三天之後,也是二十八日那天,咱們當能趕到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