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來啦!”

隨著一聲喊叫。卻見好幾個同學護衛著一個只穿了褲衩,渾身濕漉漉的同學快步跑了過來。

李真對那同學點頭:“辛苦了。”

隨即接過那用瓶子裝好的深井水,將水倒入了一個燒杯之中,將裝滿井水的燒杯又放在了填充有硝石的水盆裡:

“硝石主要是由硝酸鹽構成,化學名稱又叫做硝酸鉀。而事實上經過和氨氣的配比之後,它就會成為硝酸銨……主要講硝石,硝石易溶於水,之所以讓你不斷的攪拌,是因為硝石在溶於水的過程中會不斷的吸收水中的熱量。假如這盆裡的冷水溫度是在15度,那麼經過你這會兒的不斷攪拌,它已經接近零度了。”

聽著李真這麼說,攪拌的滿頭大汗的齊登明伸手去摸了摸盆裡的水,一伸手連忙又將手縮了回來,驚奇的喊道:“好冰啊。真的,真的在降溫。是在降溫啊。”

“我也摸摸。”

“別擠,我也要摸。”

“都別摸了,你們的體溫會使得水溫上升,不要破壞試驗。”徐申學大吼一聲。

興沖沖的學生們當即悻悻的退下,接著徐申學也將手在水裡摸了摸,驚喜喊道:“嘿,真的好冰啊。這怕是已經0度了吧?”

齊登明又問李真:“那早知道水裡加入硝石就能降低水溫,你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弄來深井水,重新弄個杯子放進這盆裡呢?”

李真說:“在你不斷的攪拌過程中,雖然大量的溶解了硝石,降低了水溫。但是同時也在不斷的破壞水分子之中的平衡態,它需要的壓力更大了,所以不易結冰。而事實上,這盆裡的水就算結冰了,也無法飲用啊。所以,如果我們將這個盆比作是……比作是一個可以降溫的封閉容器。那麼盆裡的這杯井水,才是真正會變成冰的東西。”

“為什麼啊?”

“盆裡的水溫變得極低了。就會透過這個燒杯傳遞到燒杯裡的深井水中,從而繼續降低深井水的溫度。深井水的溫度不斷的流逝,到達了冰點,便會結冰。”

“那現在怎麼辦?一直攪?”

齊登明問。

李真笑著搖頭:“不用了。它已經充分的吸收了熱量。現在你只需要用紙張或者塑膠將燒杯的杯口矇住。再用木板蓋在水盆上,木板上放一床棉被,捂30——60分鐘,開啟來,燒杯中的水就完成了結冰的過程。”

“啊?為什麼要用塑膠紙蓋住燒杯呢?”

“防止杯中的溫度流逝。燒杯中需要持續保持低溫。”

“那為啥還要在盆上蓋棉被呢?不是說好要結冰麼?蓋了棉被那不是就把水暖熱了嘛?”

李真呵呵一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幽幽離開了。告訴他們其中的原理,遠比告訴他們一些方式更加有用。

也許醋酸鈉過飽和液結冰很神奇。但其實搞懂了硝酸鹽緩慢結冰的過程,對於他們化學的開拓性思維更加有用吧。

李真離開後,化學老師氣的一巴掌拍在那問話的學生腦袋上:“不學無術的東西,你別多嘴沒人把你當啞巴。”

那學生滿臉委屈:“我說什麼了?”

“你個不學無術的東西,在這盆上蓋棉被,還……還特麼把水暖熱了?”

那學生真誠的道:“這點我真的覺得李真說錯了。那本來就是啊,這盆裡的溫度都這麼低了。你還要蓋被子去給它保暖,這不是南轅北轍嘛。”

“你……你……你個不學無術的東西!”

化學老師氣的都要吐血了:“我怎麼教了你這麼個玩意兒啊。”

“老師,難道我說的不對麼?”

“哈哈哈哈。”

周圍的學生狂笑,剛開始還以為這同學在逗趣兒呢。這會兒看見他還沒反應過來,都覺得莫名戳中了笑點。

仔細想想好像沒毛病哦,給水蓋棉被,那豈不是會被暖熱?給冰蓋棉被,豈不是會被暖化?嗯……好像有點道理。

有同學拿來了自己的被子蓋在了盆上。一眾師生就站在一邊焦急的等待著。

徐申學不斷的皺眉:“時間到了沒?”

他比誰都想看見結果。

“校長,才十分鐘。”

“怎麼時間過的這麼慢啊。”

“……”

“時間到了沒?”

“才二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