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回嶗山(第2/2頁)
章節報錯
話又說回來了,在京的大官子女就那麼一些人,影響不了大局。給個別人開個後門又如何?
————
李真沒有在靈彭村待太久的時間,帶著那兩個老人託付給他的孩子,和九州科學院的人以及其他一些官員又去了別的鄉村進行考察。
看了很多,想了很多。
李真說:“西州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勞動力少啊。”
賈立平嘆口氣:“是啊。大家都覺得西州窮,是種種原因。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勞動力少,勞動力都去了別的州謀生路,留下來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這樣長久下去,自然是惡性迴圈,越來越窮。不實地進行考察,誰又能想到是這麼個原因呢?也許西州本地的父母官都不知道為啥會窮吧?”
“勞動力少,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光靠著那些未來會下鄉的公務人員,也只是杯水車薪罷了。就算一個人再怎麼有才華,他也只是一個人,總不能幹了全村的活吧?到時候會累死。”
“但是李師,那還能有什麼辦法呢?難道將從西州出去的勞動力都強制傳喚回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州都是如此,光靠強制召喚是不行的。就算出臺相應的回鄉鼓勵政策,恐怕也很難見到成效。”
李真站在山巔上,俯瞰下方的荒地,還有零零星星的房屋:“所以,要雙管齊下。”
“如何雙管齊下?”
“鼓勵勞動力回鄉的同時,也要從另一個方面解決勞動力的問題。”
“那怎麼解決勞動力?”
“機械代替勞動力。”
賈立平眼前一亮:“李師的意思是,要開發出機械力量的種田機器?”
李真點點頭:“科學才是第一生産力。總是把目光看向更高遠的天空這也是不對的,低頭看看,腳下的大地也需要我們。科學不僅要用於國家級的高階,也要用於平民身上的日常。農耕機械,是時候開始研發了。連荀釋飛都能想出公務員下鄉鍛煉的政策,一直致力於為人類服務的九州科學院又豈能落於人後?”
賈立平沉思許久:“那李師覺得什麼時候開始?”
李真沉吟道:“西州不需要我們了,荀釋飛這次是上了心了,他肯定比我更加在乎雜交水稻的推廣。雷厲風行吧。”
彭老大瞪著小眼睛吶吶的問:“李叔叔,我們要走了嘛?”
彭老二握了握小拳頭,滿臉哈喇子的問:“要去嶗山了哦。”
李真笑著拍拍兩個娃娃的頭:“是啊。想不想去?”
“想!”
“為什麼想啊?”
“我爺爺說,嶗山是出人才的地方。我爺爺還說我是人才。”
“爺爺也說我了,說我也是人才。人才肯定要去九州科學院呀。”
“……”
李真和賈立平等人對視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