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走了。

在西州待了一個半月,最終離開了西州。

走的悄無聲息,也只有荀釋飛等少數幾個人提前知道。但是沒有去送,因為李真拒絕了他們要去相送,說,還會回來的。並且很快就會回來。

當李真坐上飛艇之後,西州的人這才知道李真為什麼回去了。

他要回去開發一種代替種地的機械,給國家糧食大計上添一把火。

這個訊息傳出來之後,用一種很震撼的速度迅速傳遍了整個西州。路人皆知。

“李院長說要研發一種種地的機器。”

“啥?種地還能用機器?機器怎麼種地啊,種地那得用人才行。難道機器能幫忙割水稻哦?”

“想想就是不可能的。等李院長把這些機器研究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可不是嘛。機器用來拉拉貨,代替騾子和馬就夠了。”

“難道機械能代替牛麼?水田裡,牛去得,但機器肯定去不得。”

“你們就這麼篤定李院長研究不出來啊?”

“不是質疑李院長。而是這種東西根本就天方夜譚。機器會插秧麼?機器會播種麼?機器會犁地麼?”

“這一次李院長有些異想天開了。科學這個東西,有時候還真的不能什麼地方都適用。”

“……”

包括荀釋飛也在懷疑。

李真真的能研究出那樣的機器麼?

他不由得想起曾經李真在中州見自己的那一晚夜談,當時他說過能夠開啟機械時代。但是隨後,荀釋飛就想通了,那也許只是個少年人的夢想和願望罷了。

雖然現在九州科學院在各個領域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但有時候不得不承認,科學也是有短板的。它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也許,科學只能用於軍事吧。

至少九州科學院可以讓人飛行,可以研發出汽車。

但是,還有什麼呢》?

其實對於這一點,很多人就比較外行了。大概也只有真正搞科學的人才能夠明白,它真的能夠在各個領域發揮作用。

因為科學的本意,本來就是用來服務人類的。

它的誕生就是為瞭解決人力不能解決的問題,給人帶來便利。

但是幾次重大的成果,卻讓人産生了誤會。覺得也許科學,就是用於高大上的層次。

用不到平民百姓的身上。

這一點恰恰錯誤。它能高階,也能平凡。

無論眾人信或者不信,李真都在幾日後回到了嶗山,並且給九州物理院進行了開會,說出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