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去過多國經驗的人員,也在第二天全部在嶗山報道了。

在九州科學院中,這些即將參加重大任務的人都暫時的失去了自由,為了防止訊息提前放出去引起不好的效果,所以他們也都自願待在九州科學院之中暫時不出去。

為他們劃分出來了一個大一點的禮堂,然後所有人員都開始學習了起來。

互相交流了起來。

從世界地理知識課,到空中緊急避難課。再到一些野外求生的技能。

能想到的,能教給他們的,九州科學院毫無保留。

這將是全世界第一支空中遠徵軍,他們每一個人都肩負著非常巨大的責任。

而那些翻譯官也都互相交流了起來,互通有無。

你會烏雞國的話,他不會。

那你就教他說烏雞國的話,他教你學你不會的話。

這些翻譯官都是極具語言天賦的人,學習起來也非常刻苦。他們立志要在出發之前,盡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外語。

就算說的不那麼利索,至少一些關鍵詞是必須要學會的。

而空軍們則或多或少每一門都要學,最重要的就是無線電技術。成為空軍,本來就要會無線電技術,隨時和地勤溝通。然而他們現在要學習的卻是無線電發報機的維修技術。徹底瞭解原理。

一切必須要準備就緒。

李真來到了航空學院,也開始調研大型飛機的研發工作。

柳驚鴻介紹說:“設想中,我們需要的飛機要載量大,耐久性強,穩定。也許它不需要太快的速度,但一定要安全。“

李真說:“圖紙拿來我看看。”

工作人員拿來了暫時處於機密狀態的圖紙,李真觀看片刻。

發現這飛機就是蚱蜢號的放大版,長相是差不多的,都是雙層翼。

但有一點不同的是,這個放大版的蚱蜢號是雙發動機。

吸取了將發動機安置在左右翼的失敗教訓,這一次航空院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

他們竟然能夠想到,將兩個發動機都放在機頭上。

這是一個思維的突破。

雖然摒棄了雙翼動力。但是卻開發出了雙頭飛機。

柳驚鴻在一旁介紹:“這個大型飛機,我們暫時定名為‘鵬式’有鯤鵬之意,遠航萬裡,碩大無窮。”

李真點點頭,仔細的看一些細節的設計。

柳驚鴻在一旁驕傲的說:“鵬式飛機是我想出來的,理論上是成功的,但具體需要實際的操作。它的雙機頭將放置兩個雙排九缸星型發動機。動力將超越以往的更加澎湃。本來之前有人計劃的是,機頭一個發動機作為前動力,機尾一個發動機作為後動力。但是我否決了,我感覺那樣是行不通的。所以就做出了雙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