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天的功夫,終於將墜毀的飛機全部都打撈了起來。

當一輛輛車,將那些還在滴水的零件運送到九州科學院的時候,報紙也將這件事刊登了出來。

《柳驚鴻的失敗品》

《航空院長柳驚鴻的最新成果,實驗失敗,劍魚號飛機墜毀大海》

《人類距離藍天究竟有多遠?》

《此次失敗,能否讓航空院再接再厲?》

……

李真將這些報紙都看了一遍,幽幽嘆息了一聲,雙動力在目前是不可能成功的,這一點自己早就有所預料了。

不僅僅是頂尖技術跟不上,基礎工業也是跟不上的。

新九州暫時沒有那種精密工業支援,動力完全相同的發動機,對於目前的基礎工業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路,太遙遠了。還需要走很多的路途。

李真想要去告誡柳驚鴻一聲,讓他不要灰心,腳踏實地一步步的走比什麼都強。但是想來想去,卻還是忍住了。他覺得柳驚鴻應該是不會被這次失敗所打倒的。

他應該能夠想通。能夠明白這其中的天塹無法跨過。

科學需要固執,但最好還是不要一根筋的好。

有時候一條路行不通,從側面行走,有可能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李真有些瞭解現在九州科學院的浮躁氣息。

大家覺得自己已經是全世界最高階學府的人了,是全世界最頂尖的知識分子了。所有人或多或少的膨脹了,心急了。

都想要一口吃一個胖子,以此證明自己是世界頂尖。

但其實這種心態是一種錯誤的,一口吃一個胖子並不存在。九州科學院一路走來,都是腳踏實地慢慢來的。沒有說一出場就是要去研究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不過這些話李真還不能明說,否則會打擊了大家的熱情。

路需要他們自己去走,而李真,只需要做一個引路人。扶持著他們方向是對的,這就夠了。

航空研究院。

所有人圍著那一大灘零部件發呆,眼裡有落敗之色,也有羞赧之色。

墜機!

簡直不可原諒啊。

這是多麼大的失誤才能造就墜機的發生?

航空院誕生以來,總共發生過兩次墜機。一次墜機讓副院長徐秀峰喪了命,第二次墜機差點讓方航天喪了命。

這個責任太重了。壓的他們都有些透不過氣來。

柳驚鴻沉默了一整天,在這個時候,忽然站起身來拍了拍手:“大家不要灰心。現在開始工作,檢修這些殘骸,每個人都必須做出詳細的報告,分析究竟是哪裡出現了錯誤。再派一個人去一趟醫院,對方航天做個筆錄,讓他詳詳細細的將所有經過,和所有的感受全部說出來。這對我們很重要。”

“是!”

大家各司其職了。

但是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這一次墜機最嚴重的錯誤是,動力不平衡而導致的無法直線飛行。

柳驚鴻抬頭看著朗朗星空,暗嘆一聲,難道,雙動力的飛機真的不能實現麼?

劍魚號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