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心懷天下的官員(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清就看到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的皇帝陛下,黑著一張臉看著朝中大臣,也不說話。
氣氛很是尷尬。
須臾,景帝開口:“河東群守劉遠急奏,河東出現蝗災,已有三縣受災。”
群臣一片譁然,怪不得皇上臉『色』這麼難看,河東郡是大魏的糧倉,每年關中糧食十之八九都是河東郡貢獻的,河東一出問題,牽扯的是整個大魏的糧食儲備。
更為關鍵的是,蝗災一向是代表上天對人類君主的警告,如同大旱,大澇,彗星降世等等,都代表了極度的不詳,老百姓可不管那麼多,反正出了問題就是皇帝的錯,要不是你景帝德行有缺,這災害怎麼就來了?
蕭清眼皮子都沒動一下,依她對景帝的瞭解,現在皇帝陛下那難看的臉『色』百分之九十是因為一旦蝗災沒控制好,讓這種言論流行起來,會大大威脅到他的統治基礎,給百官攻擊他不仁德的藉口,君權與相權可能被打破現在微弱的平衡。
至於百姓死活,誰理他們?
一年後北牧能夠長驅直入,甚至京城都沒有收到急奏,敵人就打到了皇宮門口,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措手不及的背後,與這次的蝗災可謂是息息相關。
現在景帝也料想不到,這次的蝗災極其嚴重,不僅是河東郡,因為控制不當,管控不及時,蝗災幾近蔓延到整個大魏境內,今年的糧食收成一塌糊塗,百姓民不聊生,發生了好幾起造反事件,大魏國內『亂』成一鍋粥,才被別人抓住機會,一擊必殺。
而起因就在這次派去賑災的官員身上。
“眾卿可願為朕分憂?”
本來大家都不願意去,互相舉薦,互相推脫,差事最後落到了御史大夫田中頭上。
田中雖然是一個靠筆桿子吃飯的文化人,但真的不是什麼好東西,走了一趟河東郡,賑災款項花的一乾二淨,寫回來的奏摺也是花團錦簇,可他根本就是毫無作為,貪了好大一筆款項,公費旅遊一番,回來繼續享福。
眼看著眾大臣開始了自己的表演,互相謙讓,當真是其樂融融,一派和諧之景,蕭清不能等了。
景帝很煩,這些人平時吵吵嚷嚷就算了,他就當看戲打發時間,這會能不能有個幹正事的?當真要他平白送給方敬儒一個把柄?
蕭清前邁一步,所言在一眾『亂』七八糟的推諉中尤其突出。
“臣願為君上分憂,出使河東郡,賑災救民。”
景帝眼睛一亮,很是滿意,看來這偌大的朝堂,也不全是廢物。
“寧愛卿甚好,朕賜卿天子節,代朕巡查審視河東,若有不測,可憑天子節調動邊防大軍。”
“臣領旨。”
“朕再賜寧愛卿一項權力,可選一人與你同往。”
請不要把分權和制衡說的好像是為我好一樣!
蕭清默默無語,有心試探之下,一個名字蹦了出來。
“臣願與定遠侯穆堯同往,望君上准奏。”
一片寂靜。
喜歡快穿之今天有好戲看麼請大家收藏:()快穿之今天有好戲看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