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周文的意見(第1/2頁)
章節報錯
想要給新員工機會,就必須得從老員工手裡拿出一部分工作。
而要從老員工手裡拿出工作,就要在規章制度上想辦法,約束管理層朝著新員工傾斜資源。
否則,長此以往,都是老員工在公司兜兜轉轉。而公司想要培養的新員工,則因為薪資的原因離職了。
這不是周文想要的結果,也不是公司想要的結果。
信達資本招聘新人的目的,就是為了完善用人的制度,培養出更多的可用之才,而不是用來給老員工跑腿的。
在公司制度方面,老員工排擠新員工有主管領導的責任,也有公司制度的因素。
出來上班,都想多拿一點錢。
主管領導擔心新員工影響自己的業績獎金,將無關緊要的雜事交給了新員工,而至關重要的工作卻一直攥在老員工手裡,絕不放手。
這固然保證了交易部金融活動的穩定性,也保證了業績的穩定性。但從深層次來講,卻影響了公司可持續發展以及擴充套件。
增加新員工,不僅僅是為了替代離職的老員工,也是為公司的不斷擴充套件準備的。
而部分部門領導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就在工作分配上耍起了滑頭。
本來新員工入職,部門就應該要從老員工手裡分解一部分工作出去,給新員工成長的機會。
但是工作分解了,領導和老員工相應的獎金就會變少,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排擠。
只要工作一直拿在手裡,固然會忙一點,但拿到的錢只會多不會少。
而新員工因為分不到相應的工作,只能做一些邊邊角角的事情,備受欺負,還得不到成長。
好多新員工做了兩三月,就堅持不下去了。
這是人心使然,周文也無話可說,只能在公司制度和獎金制度上想辦法約束。既留下老員工的心,也給與新員工更多的機會。
所以就需要在薪酬上面想辦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既能把工作分出去,也能把相應的獎金分到每個人身上。
周文看了一眼方案,內容有點長,一時也看不完,做不出任何決定。雖然主要內容已經在諸多會議中確定了方向,但具體的執行並不是一兩句句話的事情,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避免老員工集體跳反。
大家都是俗人,上班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薪資,為了錢。
要是在信達資本賺不到理想中的薪資,他們也絕不會久留。
對於競業協議,倒是有點用,但也不可能真的管用。否則,獵頭還會有飯吃嗎,員工還會不停的換工作嗎?
現在任何一家公司,入職的第一天都會簽署各種協議,包括就業合同、保密協議、競業協議等。
但具體到個人,很多競業協議,又沒什麼大用。無非就是以防萬一而已,根本做不到真正的約束。
畢竟一旦員工離職了,是要給與30的薪資的。
這個30的薪資,在離職人員少的時候,還能承擔。一旦離職員工累積的數量多了,就不是公司能承擔起的。
也許今年累積是10個人,到了明年就有可能是100人。
這是一個無形的成本,公司非必要,是不可能去承擔的。
所以,競業協議,也只能是為了以防萬一,並不會如大家所想的那樣,就跟聖旨似的,立竿見影。
再者,公司也不可能真的將事情做絕,禁止離職的員工就職同類公司。
一般而言,公司主動約束的也是掌握公司投資機密的部分領導崗位。至於普通員工,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大家都要養家餬口的。
阻止了離職員工就業,也是影響了社會的穩定。畢竟金融這個行業,同質化太嚴重,都是投資金融活動,大差不差而已。
周文看了好一會兒,將薪酬方案扔到桌上。
這次人事的薪酬方案涉及的比較多,從技術崗到管理崗,以及工作年限,都做了相應的獎金方案。
底薪也是根據技術級別、職位級別分別作出相應的調整,內容跟開會的時候討論的方案大差不差。
區別只在於具體的薪資定準,需要薪酬做過核算才行。
周文想了一會兒,才將電話打給了何蕊,要求跟薪酬專員一起過來一趟。
兩人心裡都知道是什麼事情,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