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冷血(第1/2頁)
章節報錯
赤焰花的事情暫且算是告一段落。帝京那邊卻是風雲突變,翻滾不息。被民間尊稱為賢王的並肩王慕笙簫狼子野心,悍然起兵造反。皇帝慕行雲顧及骨肉親情多加勸阻,希望能將慕笙簫感化,但其冥頑不靈。皇帝無奈之下只得大義滅親起兵平叛。
奈何慕笙簫勢力頑固雙方一直陷入苦戰。期間一直世人稱為紈絝霸王的丞相嫡子何靜初則是罔顧皇恩協助慕笙簫造反,更甚者那紈絝草包實乃驚世之才,二十年來所作所為皆是裝瘋賣傻,矇騙世人實則一直都在韜光養晦,其手段之雷霆決絕、舉世皆驚。
然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蒼天終究是眷顧西秦正統。帝京經過一個月的血雨腥風終於平叛,首惡慕笙簫被捉,幫兇何靜初身受重傷下落不明,叛軍猶如一盤散沙,四處流竄。為徹底肅清餘孽,朝廷下令嚴查叛黨,一經發現格殺勿論。剛得到一絲喘息的帝京,又是人人自危,血流成河。
在此期間更是爆出了震驚世人的訊息。原來並肩王慕笙簫並非是先帝所出、乃是攝政王慕遮天和已故的明妃私通所生。如此一來慕笙簫便不再是先帝的正統血脈而是叔嫂亂倫、穢亂宮闈的孽種。
此訊息一出頓時滿城風雨、並且如瘟疫一般迅速傳播至西秦各地。茶樓酒肆、街頭巷尾,婦孺皆知。
西秦百姓實在不敢相信,他們視作救世神明一般的攝政王其實是一個偷盜皇嫂的卑鄙小人。然而現實由不得百姓不信。
因為他們的皇帝已經站出來痛心地承認了這一有損皇室威嚴的事實!
偉大仁慈的帝王虔誠地懇求世人,不要遷怒攝政王,哪怕他的確有錯,但這也不能磨滅他為帝國所作的巨大貢獻。人誰無錯,他相信自己的皇叔只是一時意亂情迷,他依舊是為國為民、嘔心瀝血的攝政王。他真心地希望百姓能原諒和寬恕。
帝王的聲淚俱下並沒有讓攝政王獲得百姓的原諒,相反讓他們堅定了他們的攝政王、他們的信仰、他們的神明就是這麼一個卑鄙下作的小人!
信仰崩塌、謾罵詆譭聲一片。所有的功勳榮耀、憐憫慈悲都蓋不住那汙穢的謠言。一切的擁護、信任都變成了惡意卑鄙的嘲笑。攝政王三個字象徵的不再是神聖和高貴而是怨憤和怒火的宣洩口。
所有人的都瘋了,沒有人知道大廈將傾、是誰力挽狂瀾、沒有人會在意,國將不國,是誰又把它推向新的強盛!
於是有人鄙夷,難怪攝政王一直都不肯真正的放權給皇帝,原來是存著私心,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私生子秦王。有人淚流滿面,他們的皇帝真是不世的明君,以德報怨、恩澤天下。有人強烈地要求把叛賊凌遲處死,甚至上起了萬民書、朝堂上文臣武將也是死諫明志。
民間朝堂的強烈上諫,皇帝終於含著血淚,顫抖著手寫下了罪己詔,並且賜了首惡慕行雲秋後凌遲之刑。
朕為兄長、不能照拂幼弟、使其心術不正。朕為君王、不能澤被蒼生、使百姓流離戰火,實屬罪矣!願上天罰朕,恩澤萬民。
此罪己詔一出,百姓無不感動臣服。
天牢。
慕笙簫一身血衣面目傷痕,本就清瘦的臉色,更加沒有血色,搖搖欲墜,只是信念,倔強支撐著自己不肯倒下。
這樣的慕笙簫讓慕行雲不得不震撼,更多的是從心底生出的疑惑。
到底是什麼時候,這個看起來清淡如蓮的幼弟竟然對權力有著如此瘋狂的執念,那置生死於度外的炙熱渴求,便是自己也望塵莫及。因為他還做不到愛惜權力勝過於自己的生命。
“呵呵,朕的好皇弟近來可好?朕剛才已經下了將你凌遲處死的詔令,就在秋後。還有那些隨著你造反的人,朕一個一個都不會放過。朕要把你們的頭顱高掛在帝京莊嚴的城牆上,讓世人好好看看背叛朕的下場!至於那些追隨你之人的親眷、愛人,朕會大發慈悲地赦免他們。畢竟他們是無辜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朕貴為天子自然得憐惜生命。朕會把他們收入教坊,變成奴隸讓他們淪為最卑賤的豬狗!”
慕行雲溫和說著,俊美的面孔笑容陰冷而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