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的城前,皇帝慕行雲率領百官迎接著慕笙簫的歸來。

“並肩王殿下千歲!”

百官齊齊跪下,那壯觀浩瀚震驚地慕笙簫一時不知所措。

江淵則是面色如常。她早就知道慕行雲不會這麼簡單地放過慕笙簫,沒想到居然來了這麼一招。倒是好手段。

何為並肩王,乃是和皇帝並肩而治理天下的親王。並肩王三個字乍一聽是無比的威風和榮耀,實則暗藏殺機。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希望有並肩於自己的存在。

然而慕行雲偏偏敕封慕笙簫為並肩王,看似是對慕笙簫槐州功績的肯定和褒揚,實際是以進為退,把慕笙簫陷入了更大的危機。

他讓百官城門下跪,看似是對慕笙簫最高的禮遇。其實是為慕笙簫樹立更多的政敵,畢竟秦王年幼,就算是做出來再大的功績,也不足朝中的老臣信服,更別說以天子之禮待之。如此更是讓天下人誤解秦王恃功而驕,囂張跋扈,這樣一來就把慕笙簫好不容易在朝堂和民間積累的威望大大消磨。僅此一事,秦王的小人形象怕是會深入人心。他日慕笙簫即便是登上龍座,此事也會成為一個汙點,為天下人詬病。

而站在慕行雲的角度,他依舊是那位賢明的君主。對慕笙簫如此的禮遇,乃是出於對其功績的肯定,更是代表著槐州百姓對慕笙簫的感謝。如此明明槐州之事沒有出力,反而贏得了百姓的尊重。倒真是好算計。

慕行雲走上前,一臉關心:“你走後朕就一直憂心,窮山惡水、千里迢迢,你那羸弱的身子可是吃的消。如今看你平安歸來,朕的一顆心總算是落下了。”

慕笙簫疏離道:“託皇上的福運,臣弟一切安好。”

慕行雲憂傷地感慨:“是啊,先帝已經走了三年了。笙簫,你也長大了,長成了一個能獨當一面的男人。你如今的成就,先帝的在天之靈也可以欣慰了。”

提起先帝慕笙簫也不禁難過,眼底全是追憶。是啊,不知不覺父皇已經走了三年了。過往種種,音容笑貌儼然就在昨日。可是再也回不去了。

“不說這些傷心事了。”慕行雲嘆息一聲,收斂起悲傷的情緒,笑道:“你在槐州的事,朕都知道了。當日朕反對你去,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你年紀小,二身子羸弱。如今看你對槐州的處置,倒是老辣沉穩。朕真是高興,便想著敕封你為並肩王,從此替朕分憂。你我兄弟要好好治理國家,留給後人一代傳奇佳話啊。”

“臣弟……”慕笙簫皺眉正要拒絕,眼角餘光掃到江淵的眼色,便道:“如此臣弟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那些大臣心中更是不滿鄙夷。黃口小兒,讓他當他還真的敢當,簡直是不知道自己的斤兩。

慕行雲爽朗地笑了而且是發自內心的笑。

他這一路上都沒有派人刺殺慕笙簫,就是在這裡等著他。更甚者,因為害怕訊息洩露,遭受慕遮天的阻攔,更是掐好了時間在慕笙簫回京的前一刻,臨下了那道敕封並肩王的旨意。

他還以為慕笙簫會裝模作樣的拒絕兩下,腦中已經想好了說辭。卻沒想到他竟然一口答應。如此倒是省得他的唇舌。

“既如此,就回宮中飲宴吧。朕已經備好了國宴為你接風洗塵。”慕行雲湊到慕笙簫耳邊,曖昧道:“還有絕色美姬。”

慕笙簫疏離道:“多謝皇上的好意。不過臣弟年幼,不及弱冠,還未有成家的打算。”

被拒絕,慕行雲也不氣惱,笑道:“你貴為西秦的並肩王,王妃自然不能草草就定。但是你已十四,正是血氣方剛,該嘗雨露的滋味了。王妃不急,姬妾不可不急。朕知道以前是朕忽視了你,如今更是要加倍補償。皇弟如此深明大義,想來該是不會拒絕皇兄的。”

說著,也不管慕笙簫答不答應,攬起他的肩膀就走。

夜晚,秦王府。

“白天的時候,你怎麼不陪我去飲宴?”

“我又不是你的老媽子,為什麼要一直陪著你。怎麼,宴席上被慕行雲欺負了?”說著江淵露出了痞痞的笑容。

慕笙簫一陣羞惱:“你胡說些什麼。”

江淵拿著酒壺灌一口酒:“呵,也對。慕行雲喜歡女人不喜歡男人,就是喜歡男人,他也不可能會喜歡你。所以你就死了這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