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都是暖爐,屋子裡採光好,溫度不咋高,陳琦有些冷,正搓著手跟符睿聊天,一聲咳嗽,緊跟著一個白鬍子老頭邁著方步進了教室。所有學生起立,給老師行禮,陳琦照著模樣,比別人慢那麼一拍,顯得有些緊張尷尬,老師好像早就習慣了,不以為意。

老先生點點頭,衝著第一排的陳琦溫和的問道,“傷可大好了”。

“託先生福,已經無大礙了”。

老先生撫著雪白的鬍子,欣慰道,“好,好,接下來可要安心進學,切莫頑劣”。

“是”,陳琦乖巧的回答,教室裡壓抑著爆笑的氣氛,符睿憋紅了臉肩膀抖動著,不一會咳嗽起來。

陳琦心道,看來是表現的有些不尋常,不過無所謂,人總是會變的嗎。

剛才跟符睿聊天,在說三個月後的野狩,帝國最盛大的活動,圍獵,也有練兵的意思,從冬月開始,就是各個皇子王爺招募士兵的開始,三個月練兵,爭取在正月末的圍獵中取得好成績,這個成績可不下於軍功,陳琦上學的第一天,還有十多日,就不用上課了,現在放課之後,大多數有能力的都開始為三個月之後的野狩做準備。

老夫子眼神可能不好使,自顧自講自己的,臺下半大小子聽得聽,玩的玩,沒有一個正形,四皇子招招手,把後幾排的陸青也招呼過來。

悄麼聲的道,“陸蔫,棒子,你兩考慮好沒,加入我的野狩軍”。

陸青看看陳琦,看看符睿,捏著嗓子道,“殿下,我沒二話,關鍵看陳老三,他們家可是太子的鐵桿,三郎又是個孝順的,這是不好辦啊,前一段還跟國舅爺起了一次衝突,實在是”。

陳琦咳嗽一聲,也壓低聲音,“沒那麼多事,老一輩是老一輩,咱們是咱們,這個野狩軍不就是打獵嗎,爭奪榮譽嗎,都是大秦的軍隊,分什麼彼此,咱們玩的好,一起努力就是”。

符睿一樂,“這下好了,咱們戰鬥力可大大加強,勝算就增加了不少,年年都被大哥壓一頭,今年一定要贏了他”。

轉眼之間,小年十分,陳琦也上了十多天的課,對班上的同學大多混了個臉熟,他能記住的,除了跟自己交好的,也就兩個特立獨行的人,盛頓和付清,盛頓一心向學,做事認真,提的問題大多與軍事有關,是個將軍迷,每天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跟人打交道,十幾天下來,可能都不認識陳琦。

付清呢,生的極為漂亮,對誰都看似平易近人,實則距離感咫尺天涯,一般人根本看不透付清在想什麼,陳琦不由得感慨,自己是因為多了前世的閱歷才能如此成熟淡定,付清似乎天生就淡定,讓人生不出討厭的感覺,親和力異常的好,不分皇族貴族還是寒門,總想跟他做朋友,或許和他成長的經歷有關,畢竟他父親頂著一個先皇私生子的名頭,陳琦能感覺到他心裡的不安分,強壓著躁動,嘴唇薄,從不多話,在書院安排他做的事情也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是個成大事的。

小年到了,課程也要結束了,老夫子清了清嗓子,今日是本年最後一天學習,講三篇,講李斯的《諫逐客書》、司馬遷的《秦楚之際月表》和賈誼的《過秦論》,陳琦驚歎,我們才十三四啊,這對於我們這些學生來說,是不是深了點,陳琦不愛上課,老夫子一開講,開始昏昏沉沉,神遊天外。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老夫子洋洋灑灑完一段,問眾人,“你們對這段有什麼理解”。

四皇子符睿起身,袖子一擺,沉聲道,“老師今日這三篇,不外乎強國,一統之後治國,我大秦與先秦所臨之局勢何其相似,但內部還有很大不同,我大秦中央政令難以通達,周遭諸侯實力強勁,要強國,首要的,是收權力於中央,收天下之兵,使得全國上下如臂使指,方能一統天下”。

四皇子沒有說完,老夫子趕緊打斷了四皇子的話,四皇子果然還是受柳景儀影響太多了,世家大族是那麼好對付的嗎,皇上可就是世家大族的靠山,您還沒當皇帝呢,這話要是傳到皇上耳朵裡,自己可是要掉腦袋的。

陳琦點頭讚歎,果然是皇子,想法就是多,難怪四皇子身邊都是學派新黨,這話一出,其他幾國在大秦謀生的,還不全倒到老四身上去,這位是改革派啊,知道世家大族土地兼併是封建社會無法處理的毒瘤,不過你依靠新黨上位,到頭來還不是變成舊黨,不過要好好享受生活,肯定要跟對人,太子嘛,自己不瞭解,雖說是自己的表哥,可聽兩個哥哥講,太子並不好打交道,性格有些變態,至於老四,當了皇帝之後肯定不會虧待自己,老四激進,有自己從旁相助,也該能打下一片天地,要投資的話,就從這個時候開始,這老四看起來可不是池中之物,而且還跟自己關係親近,就是前段時間跟曹國舅打架,也是因為儲位的問題,陸青還專門來解釋過,說小四承我的情,不怪罪,雖說本來就沒小輩什麼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琦思索間,老先生點名起來,“陳琦,你說說”。在老師的印象裡,陳琦是個大棒槌,說點有的沒的把這段磨過去得了,而且最近一段時間陳琦的表現,讓老夫子很欣慰,浪子回頭金不換那,陳琦每每都能從講述的文章裡發現主旨,還有自己的見解,老夫的本意是讓皇子領會到心胸豁達,行仁施義,這四皇子,怎麼都能扯到改革上去,還是讓規矩的陳琦來答吧。

陳琦心中呵呵一笑,諫逐客書嗎,老子高中背過,我那老師講的才叫精彩,今天說出來振振你們,也學者符睿一擺袖子,臺下一陣鬨笑,陳琦也不理會,洋洋灑灑道,“如何強國,如何治國,先秦始皇議逐客,李斯諫之,遂有該文,該文主旨之明確,論證之充足,文筆之精彩,令歷代的文編匯選皆不敢遺漏”。

“強國之關鍵,在乎思想,縱觀秦興之路,實起於孝公而承於張儀,達於范雎後盛於嬴政,根源於幾代秦人革故鼎新、劈荊斬刺的實幹和求變,雖無比艱難,卻矢志不渝,從未停留。即使改革先驅衛鞅在舊勢力的反攻下身敗名裂,但也“去其人,用其法”,有效保留了變法的成果,從而形成了國家強盛的長效機制保障”。

“雖時代有所差異,具體情況不同,但秦國由一個“六國恥與會盟”的西陲小國一躍而成為戰國群雄之首,進而蕩平六國一統華夏,其窮則思變、勇於變革、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的崛起歷程和堅忍不拔的創業意志都令人肅然起敬。可以說秦國的崛起本身就是一個思想解放、自我否定的蛻變過程”。

“至於手段,主要要符合三個原則,是否有利於增強秦國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農業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富民強國,我認為在這個前提下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陳琦洋洋灑灑一番話,說的眾人目瞪口呆,這是傳說中不學無術的大棒子嗎,這些話語怎麼能從陳琦口中說出來,四皇子符睿更是一臉興奮,我靠,這是撿到寶了,一向頭腦簡單的棒子開竅了,天助我也,陸青也若有所思,看來需要努力啊,我智囊的位置快要不保了。

身後傳來一個威嚴的聲音,“說得好”。

(本章完)

喜歡蒙塵傳說請大家收藏:()蒙塵傳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