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李赫……我不叫李赫叫你什麼呀?……不行,太肉麻,你再囉嗦我叫李同學了……”

“金珠就在我旁邊看書呢,其實這樣真的有必要嗎?挺影響金珠的學習的,我就在學校不亂跑還不行嗎?……好吧,我聽你的。”

“噢,我跟我媽說金珠是我班上同學的妹妹,有一個富家子弟總是在騷擾她,所以她暫時到我這裡來躲一躲。我媽還問我要不要家裡出面解決呢,我說不用了,就是小孩子的事情,躲幾天也就過去了。我媽挺喜歡記金珠的,我感覺比喜歡我還要多……沒有啊沒有啊,我沒有吃醋啊……”

“奇怪的事嗎?沒有,我哪都沒去,下課了就回家了……嗯……一定要說,就是昨天今天我都在校園大道上遇到落老師了,他好像在這邊跑步,不過並不住教師區,每次都是把車停在路邊的。”

“他當然跟我打招呼的呀,今天他還跟我說了一個事,讓我去幫他的一個學術會議做主持……我就說這事我得跟我男朋友商量,他很奇怪的看了我一眼,就走了。”

“好了,你放心了,我這裡沒事的。你自己注意休息啊,別幾頭都在忙,一個人不可能什麼事都做得很好的,要掛科就掛了吧,反正你也不是第一次了……呵呵呵,我真不是在損你,不過真的,照顧好自己,寒假的事?等你忙完了再說吧。”

掛了和桑藜的電話,李赫長長的吐了一口氣。這幾天總是覺得心慌慌的,每天都要確定桑藜那裡沒有問題,他才能睡得著覺。其實桑藜就住在學校裡,又有趙金珠陪著,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可李赫還是覺得心裡不踏實。究其原因,就是他前世裡和桑藜沒有交集,不知道她的命運走向,而中途那一段,桑藜卻是以為和他有了交集才遭到殺害的,雖然那段記憶現在說來應該是被他抹平了,但他心裡還是有些忐忑。

重生以來,真是每走一步都比前世更多幾分兇險,曾經也憤懣過,現在卻已經釋然了。是的,前世倒是風平浪靜,連打架都沒有遇到過,可那又怎麼樣?換來的是庸碌的一生。也許老天就是在告訴他,這世間的一切,都是有代價的。

包括他的愛情也是一樣。

前世裡他覺得自己還真談不上有什麼愛情,除了那一次一直存在於他的記憶裡,但他已經完全無法再找到證據的婚姻。不過不管怎麼樣,他的感情經歷蒼白得只剩下暗戀,連暗戀,也並不是那麼深刻。

而在這一世裡,不管是季寥,還是桑藜,都像是遺落在凡間的精靈,而他那麼幸運的都遇到了,也戀愛了。可是和季寥的戀愛,就一直橫梗著一個遙遠的距離,先是首都,然後季寥還去了英國。認真算起來,從他和季寥真正牽手,到最後季寥對他提出分手,他們真正在一起的時間真的非常有限。

現在季寥把他遮蔽了,可是和桑藜走在一起,卻偏偏又趕上他剛剛成立集團公司,忙得一天的睡眠都只有三四個小時的時段,明明這麼近,卻極少花前月下,偶爾他回到學校,坐在桑藜的身邊,話沒有說上幾句,他就趴在桌上睡著了。

人間的至美就在他的手心,可很多時候,他卻只能把它放在一邊。可他又不能放棄重來一次的優勢,就守在桑藜的身邊什麼也不去做。如果他只能像一個普通大學生那樣和桑藜戀愛,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們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在畢業的那一天,或者在將來的某一天,彼此轉過身去,再也不回頭。

不需要外部施加什麼壓力,如果李赫沒有現在的基礎,就算他硬著頭皮去見了桑藜的姑姑桑琳,結果還會是那個結果嗎?他自己就會敗下陣來的。

李赫突然間明白了大話西遊為什麼總那麼讓人心碎,那是因為至尊寶不戴上緊箍咒變成孫悟空,他就不可能把紫霞仙子從牛魔王的手裡搶回來,可戴上了緊箍咒,他卻只能永遠的失去紫霞。

前世裡看大話西遊,只覺得那就是個無厘頭瞎搞扯的電影,這一世再看大話西遊,卻發現那真的是一種愛情的荒謬,是愛情的一個死結。

這不是你要什麼,不要什麼的問題,事實上,你根本無從選擇。

不過有了重生這個最大的金手指,李赫還是有很大的把握將事業和愛情都抓在手裡的,他並沒有那麼野心一定要去做世界首富,不過有重生這個金手指在,只要他的財富有了一定的積累,光是他預先知道這個ug,就能使他走在很多人的前面。白手起家的時候總是最難的,等到資本在手,去做一個弄潮兒,他也會比別人輕松很多。

只要不是那麼貪心,想把天下都吃下。

他只是需要一點時間。當然眼前對他來說,盡快的幫助老爸和吳彥卓破案就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這個案子讓他感到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威脅感,這種感覺也許只是他過度敏感。但感覺這種東西,不管是好是壞,你忽略了它,它都會在下一個路口等你。不同的是,你忽略了好的感覺,也許還有機會彌補,可是你忽略了不好的感覺,可能就是痛悔終生!

所以李赫不敢有絲毫的大意。而在他的提示下,他老爸李傑和吳彥卓也從最開始的毫無頭緒,逐漸的靠近了李赫前世看過的檔案裡的那條線索。但李赫現在最大的困擾已經不是不能說的問題,而是這個案子在他的記憶裡也是沒有結案的,這讓他們的每一步,都可能走在最終錯誤的道路上,而每一步,都可能把真正的兇手放走。

好在,李傑和吳彥卓本身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李傑,他在刑偵的業務上,確實很有天份,一方面李赫的提示已經讓他得到了巨大的啟示,他沿著這條線索迅速的捕捉到了很多有用的資訊,另一方面他也並沒有放棄原先的方向,在抽絲剝繭一般的整理線索的時候,他比看到過解題過程的李赫更有章法,也更耐心和更細心。

古木在入獄的第二年就死了,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吳彥卓很鬱悶,因為這意味著他們之前的推斷可能是錯的。既然古木死了,那麼他當然不可能是兇手,也不存在指使別人犯罪的可能。如果他還在監獄裡,你還可以抽調這幾年的探監記錄,有什麼人和他接觸過,說過些什麼話,這都是有記錄的。可他死了,這條線也就斷了,你總不可能去公墓查這幾年有些什麼人來祭拜過他,公墓不是監獄,不會有這樣的記錄,就算可以查到有人來過,也不可能查得到這個人留下了什麼資訊。

吳彥卓鬱悶的是,這個線索到這裡就斷了。

但李傑就不怎麼看,相反,李傑提出一個假設,這個假設指出,古木的死,恰好是這個連環案的觸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