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辭別(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樣也並不是說在戰場上細膩的槍法就沒用,而是不適用。
戰場上生死搏殺之際,人心渙散,別說複雜的槍法,就是連東南西北很多時候都會忘記,槍法也就混亂一氣,唯有亂揮亂捅拼命掙扎,才能得以一線生機。
久而久之,軍中就總結出一套適應戰場的槍法,大封大劈自然成了主要格調。
成武盛的槍法以縱橫捭闔、大封大劈作為基調,但過橫才是他槍法中強悍的地方。
過橫就是招式變換或回身、轉彎時過渡銜接的動作,在演練之時反覆出現,卻不是槍法本身所有的東西,簡而言之,在槍法這種沒有固定套路的功夫中,過橫便成了各家真正的秘方,思維、格局、眼界、見地都會使得同一個槍法有不同的運用。
大廳中成武盛的槍成圈弧,畫地而戰,兩三招過去張東昇竟然未佔得便宜。
糾纏之中,張東昇率先打破僵局,寒劍鏗然顫鳴,抓住成武盛槍頭奔自己頭顱而來的空檔,側身向前偷進一步,躲過驚險一槍,勁冠劍尖,扎往成武盛的胸膛。
成武盛不見慌張,收槍斜橫,槍桿不偏不斜的擋住寒芒。
張東昇露出笑意,再進一步,巨大的力道將劍身壓出尋常劍根本無法承受的弧度。
吃驚於張東昇巨大的力道,成武盛帶槍右轉,同時槍散成三節槍形式,走外圈封住了張東昇的劍勢。
槍頭如鳳點頭,並反攻向張東昇的胸膛。
張東昇俯身躲開槍頭,橫掃向成武盛膝蓋,成武盛眼露寒芒躍身而起,一身正四品修為悉數爆發。
在一旁靜靜飲酒的卯赤尤渾眼中一亮,知道殺招來了。
只見成武盛三節槍再併成一杆,以居高臨下之勢,槍頭往張東昇頭顱而去,正是一記猛虎撲食,大廳中霜風驟起,破空聲宛如虎嘯穀風,吹得修為低的下人都眯上了眼睛。
張東昇緊了緊劍柄,劍身豎直,從下至上突刺而起,劍如飛風,將成武盛的殺招輕描淡寫的破了去,落入周圍人眼中古怪而滑稽。
這一劍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張東昇起身時,腳踝擰轉力抵地面,以至於力道稍大。
成武盛手中的槍激烈的顫動,只一息,力道便已透到了雙掌之上,往雙臂而來。
他連忙拉開距離,負槍於後背,閉目沉聲道:“是我輸了!”
而此時,張東昇的劍尖正停留在成武盛眉間三寸的位置。
成武盛手下一陣譁然,只覺得一定是自己將軍忌憚卯赤尤渾出手,讓招了。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在手劍是所有在手兵器中最為羸弱的,而且用劍的還是一個年輕人,根本沒有一絲可能勝過將軍。
在手劍羸弱的看法,並非是只有成武盛手下才有,整個江湖幾乎都是如此。
一寸長一寸強,在手劍比起離手劍短了不少距離,又加上純陽劍仙呂雲中將離手劍發揮到極致,使出了御劍千里取人頭這樣駭人聽聞功夫,讓江湖對與在手劍的成見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