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結伴離了城,去到了不遠的大河邊上。

這一呆就是兩個月。

郭飛南先是教會了張東昇一套《四重門掌》,這套掌法含陰陽造化之機,剛柔相濟之道,虛實攻守進退之學,以力為本,以快為先,以四面攻守變化為主要內容。

掌法出自揚州寒烏寺,所以暗含著寒烏寺六相圓融的佛理,講究萬事互為因果,互相依存。

一月功成後,又在大河中央打上了兩根木樁,讓張東昇踩在木樁上日復一日的斬浪。

最開始剛上木樁,張東昇便會被冰冷刺骨的大河沖走。

久而久之,也就找到了訣竅,這是練習足勁的門道,為硬功內壯,屬樁法中之偏法,專練足勁之一種秘術。功成有如石柱直立,縱有大力之人,也難撼動其分毫。練武之人,足勁實為重要,腳無勁則步不穩,步不穩即取敗之道。

如往常一樣,張東昇站在大河上,不知疲憊的一劍接著一劍的劈砍,張東昇忽然明悟,為什麼郭飛南要讓自己先學掌法,刀是掌之衍生,掌法運用到兵器上,效果頓時拔群。

一浪來,斷為二。

二浪來,斷為四。

在與大浪搏擊中,心守在一處,妄念紛飛。

人到無求品自高,也就不知不覺打通了《赤霄秘苑》佛家淬神的第一重“正命”境界。

幾乎在一瞬間,張東昇耳目一新,突然的改變讓他停住了身形,一動不動。

一丈以內,眼睛能看清楚渾濁河水中游魚的姿態,耳朵能聽清河中游魚的聲音。

在岸上觀看的郭飛南微微皺眉。

突然,張東昇向河中騰躍出去,劍鋒在河面一閃而過,將河流割裂出一道丈許深的溝壑。

第二劍出,只見溝壑中一條二十斤有餘的白鰱被他挑出大河。他順勢一腳蹬在魚身之上,魚飛向岸邊,自己也落回了木樁之上。

岸上觀看的郭飛南也被嚇了一條,眉頭舒展,鼓起掌來。

站在郭飛南身邊的範君怡怔怔望著這個傢伙,她匪夷所思道:“這進步也太快了吧?”

郭飛南在一旁解釋道:“有天棄子的遭遇,被迫使他明悟,加上我讓他站在大河中央練劍,在一個不能保全自身的環境下,對手中兵刃的感悟更加完整強烈,這便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範君怡聽懂了,又好像沒聽懂,他皺眉思索了一會兒說道:“這就是梁地刀客的狹路相逢勇者勝一個道理吧?以命相搏,就是相比中原刀客略勝一籌的原因嗎?”

郭飛南望了一眼範君怡說道:“可以這麼說,不過這話我可不愛聽,梁地刀客什麼時候比中原刀客略勝一籌了?”

方才想得太入迷,忘記了郭飛南也是個刀客,還是刀客中拔尖的那種,範君怡笑著打哈哈道:“我的意思是……”

一時想不出好的話搪塞,範君怡傻笑道:“反正不是那個意思!”

而敖子臣便輕鬆了許多,得鄭淵傳授了梅花針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