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的課,除了早就想好的《民武研發》和《入門機關術》,穆川就沒再報了。

因為時間不夠,也沒有多少必要。

至於內院的課,比較有意思,採取的不是定期制,而是臨時制。

比如今年開學之時,內院就請來了眉州團練使時連忠,開授一期軍事課。

此課程比較短暫,只有一個月,因為那時連忠,畢竟有團練使的官位在身,還需要回去任職。

不少內院生都報名了。

像這種現役的軍官授課,而且還是官職頗大的團練使,課程的含金量是很高的。

穆川倒也想報,但是拿不出錢來。

那時連忠的開價,是一個人二千兩……

同一時間,也有其他幾個教授在內院開課。

具備資格在內院開課的教授,可不像梅水巖那種半吊子貨,都是很有幾分真材實料的,不過同樣的,都開價不菲。

穆川同樣沒報。

但是他必須攢出足夠的貢獻或者銀兩,以防遇到自己中意的課程,卻同樣錯過。

因為,內院課程,甚至有時會教授一流功法!

若真遇到這樣的課程開授,穆川卻錯過了,那還不得後悔得腸子泛青?

下午時分,穆川照常來到了輕甲署。

輕甲署在整個內院中,並不是個大署。

像隔壁的重甲署,不僅有兩位大學士,學士更是有八位之多,佔地之廣,人數之多,遠超輕甲署。

輕甲署除了大學士易衡,只有翟澤和方良兩位學士。

而按照內院制度,每位學士和大學士手下的人都是實行各自管轄。

易衡自己有一大票人手,而翟澤和方良也各自有一小部分。

比如輕甲署內,方良學士手下,就有一個老師傅,兩個匠人,兩個武生工。

老師傅姓蔣,從事制甲數十年,經驗十分豐富,兩個匠人也都是多年的甲匠,對這一行十分的熟悉。

這三位,都是方良自己請來的。

另外兩個武生工,就是杜一餘杭。

像這樣的武生工主要是負責幹一些雜務,在每個學士手底下都有。

因為這是內院攤派的任務,算是提供一些額外的崗位給武生賺取銀兩。

“方師兄,我想請杜一和餘杭兩個人,給我指點一下,制甲的經驗,不知道方不方便?”

輕甲署中,穆川拱手向一個男子請示著。

這男子就是方良學士。

因為杜一餘杭本就是他手底下的人,雖然他倆願意指點穆川,但穆川也必須先請得方良的同意不可。

“穆師弟,你太客氣了,這個年紀就進入內院,你可是我們中捨生的驕傲啊,談什麼方不方便的?杜一、餘杭,你們兩個,務必將自己的經驗傾囊傳授,聽清楚了麼?”

方良很爽快,看向跟在穆川身後的杜一餘杭二人,抬高聲音囑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