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聊一聊陳致和

我們有必要來說一說陳致和,這位陳大將軍。

從陳致和的父輩起,他們家就在朝中為官,只不過以前陳致和的父輩大多是文官,直到到了陳致和,投筆從戎,一步步爬成了如今的鎮遠大將軍。

而關於陳致和與王后的關係,實在是一段秘聞,非親近之人莫能窺得其中一點邊角。

早在越歌還未嫁去鳳台城,成為王后之前,陳致和有幸見過她一面。

那時候的陳致和還不是如今的鎮遠大將軍,只是一個副將,出征歸來時,越徹擺宴為眾將士接風,越歌也在宴會上,那時候的越歌才十歲。

粉雕玉琢,眉目如畫,年紀雖小卻已可見傾世之貌——對於越歌的美貌,從來是不需質疑的。

穿了一件藕粉色的襦裙,挽著雙環髻,乖巧安靜地靠在越清古身邊,誰上去給她行禮問安,她都懶得抬眼,從那時起,她的眼中就從來只有越清古一個人。

輪到陳致和上前問安時,越歌正好轉頭摘葡萄,要遞給越清古吃,便是偶然抬了下頭,看了一眼陳致和,衝他點了點頭。

只那一眼,陳致和便失了心魂。

據說,他當時怔在當場,連越徹喚他上前接賞都未聽到,仿似天地間只剩下越歌一人,他自此傾心,縈魂繞魄,心心念念這麼多年。

後來越歌被一旨神諭帶去殷朝,護送之人便正是陳致和,他聽聞越歌死活不肯嫁給殷王,萬種心疼,但在出嫁途中,卻也見她時常歡笑,仔細一問,是因為有越清古陪著她。

好似只要有越清古陪著她,前方便是刀山火海,她都不怕。

沉默守在一側的陳致和很難說清那時他內心的感受,有對殷王的恨,有對越清古的妒,還有對越歌求而不得的苦。

那大概是他備受煎熬的一段路程。

再後來,他送完越歌后回越城之時,跪在越歌腳下,虔誠如最忠心的僕從,親吻著她的雙足:“只要王后有召,末將願為王后娘娘,赴湯蹈火!”

最初的越歌並沒有把這話當回事,她不需要別人為她赴湯蹈火,她不稀罕,她只要有越清古就夠了。

後來殷朝王宮裡縈繞著的紙醉金迷,還有芬芳迷人的權力香氣使她沉醉,她記起了曾經有一個人跪在她腳下宣誓效忠,於是她笑著踢了踢腳下的石子,像擺弄這些石子一般的,把陳致和操控於股掌之中。

助他當上鎮遠大將軍,又叫他死心塌地為自己效忠。

不該說越歌紅顏禍水,她又未曾主動魅惑過陳致和,把如今越城的拉扯局面怪罪到一個女人頭上未免荒唐不公。

也不該說美麗即是原罪,美麗從來都只是美麗,使她有了罪惡氣息的是那些居心叵測之人。

大概只能說,慾望使人瘋狂,野心叫人迷失,求而不得的東西,永遠是最好。

說到這裡,你以為陳致和是個情種麼?

不是的,他只是慾望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