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洛關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寧安統十七年,四月二十。
開陣承運酒已經盡數入喉,接下來的,便是千萬子弟兵殺往戰場,不勝不歸。今話且道,海固王公孫政協助皇孫子桑聿集結江南兵馬,四十五萬海固軍更名為延軍,將會留下十五萬兵士駐守江南,餘下三十萬人一齊往江北岸線攻去。
江線為界,江線以南現已盡為復延人士;江線以北仍為大寧國土,對江南戒備森嚴。而如今向江北攻去的第一道關卡,便是坐落在江線口岸的重要城池,洛關城。洛關之後,便是延江線延綿分佈的大區域城池,並稱江洲十八城。
前陣子,寧帝柏道成從江洲調遣了十萬兵馬駐紮洛關城,為的,便是不讓這第一防線失守;江線以北的大寧國土,一共有三道防線:一便是江線口岸洛關城,二便是延綿多城的江洲一帶,三便是皇城跟前的定疆城。
“按屬下拙見,如今北夷部落正值奪嫡爭位的多事之秋,加上兵馬稀少,物質貧乏,斷不可能在此時此刻前來中原侵犯;殿下如今已經和寧朝吹響號角,戰事,始終還是速戰速決方為上策,萬不能拖。”
子桑聿沉吟了一下,終是點了點頭。
次日,延軍開始點兵列將。
從前延順和年之前開始,這片土地便沒有大規模地動盪過;就連十七年前的易主之事,也是一場外人不知道的戰爭。今日,闊別百年和平,這名子桑遺脈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舉兵反寧復延,向著大寧皇權打響旗號。
春夏交替之際,雨水綿延不斷。
三十萬延軍本在寬敞官道上行走,只是為了加快行軍速度,便改為了走近道。近道不似官道那般好走,因為雨水,更是變得泥濘。
到達江岸線駐紮營地時,又是下了一場小雨,人的心情也隨著這陰沉天氣而變得不好。子桑聿行走在軍營之中,和連信一齊察看延軍的練習程序。
“現在延軍和寧軍之間的戰事是一觸即發之勢,我並沒有任何實戰經驗,被推上這風口浪尖的位置,時常感到無力啊。”子桑聿走在前頭,淡道。
連信看了看她,嘆了一口氣。
“殿下乃是前延唯一的希望,這場戰事,殿下便是全軍的精神支柱和領袖,想必第一次涉及戰事,心中定會彷徨。只是現下殿下是不得不發,這仗也是不得不打了。”從小到大已經是十幾年的相處,子桑聿的脾性,自己怎會不知。
一個不喜爭鬥,不喜殺戮的人、一個女子。
子桑聿突地停下了腳步,回過頭來看連信。
“義兄,你說我們可以奪回這江山麼?”
不管對著別人是如何的豪情壯志,這一個實際性的問題,一直纏繞在子桑聿的心裡久久揮之不去。當著子民的面,自然不能認輸;可是又有誰能讀懂自己的害怕?
連信心中一暖。
“殿下別擔心。現下海固王,顧樘,趙乾等皆是行軍打仗的悍將,一定會輔助殿下早日得到勝利,奪回江山的。”
“其實我更怕的,是以後的問題。”子桑聿背過手,看著臺下灑汗訓練的兵士:“到時候若真的天下一統,坐上了九五之尊之位,我該如何好好善待天下黎民?治國?雖然義父從小便教導我國策之論,可終究是紙上空話。還有,公主呢,柏傾冉怎麼辦?…與我而言,我是萬不會丟下她,可是人言可畏,大家會怎麼待她?”
連信一怔。
想不到揹負了家仇國恨,她的心裡仍舊記掛著那個人嗎?
前朝公主,若是進入新朝為妃甚至為後,皆是一大禁忌。她如今這般說辭,莫不是是想為以後的打算鋪路?連信又是嘆了一口氣。
“殿下,那時你為萬人之主,天下之王,有何事,要懼怕旁人?”
子桑聿聽了,不禁一笑:
“哈哈,義兄這一句話,倒是和陸先生的口氣形似啊。”
“這也是實情,只是不希望殿下被這些事情擾亂了心神。”連信微笑:“如今大軍已經盡數在此地安頓下來,不知道殿下接下來的打算?”
子桑聿嘴角上揚。
“水戰,是海固軍的強勢;我們大可以藉此一擊寧軍,趁勢往江北而去。”驀地子桑聿腦裡似乎閃過些想法,連忙轉身回了營帳去,並喚人去叫尉級以上的將士前來一同議事。連信知她心裡有了主意,也不耽誤,迅速跟去。
大寧京城。
韶府。
準備午時,一輛馬車從京城東門進來,一路賓士,直到進了內城門,才稍稍地放慢速度。馬車一路往城裡趕,一直到了京都韶府門前,才拉著駿馬急促停下。
韶府門前的親衛看到有馬車來,再看到馬車上下來的人,連忙去迎:
“少爺,你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