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難倒還能有機會去實踐嗎?

任文公並不管他想些什麼,只是自顧自繼續說著:“臣服第一要,明靈第二要。新敕之神未得自我,明靈不開,最無用處,此時便要借勢點化,或以朝廷法度,或以民心願力,或以……”

任文公頓了頓,將最後一種方法,只在心中默唸。

或以大道樞機!

這也正是龍虎大士王素,多年以來,參悟道經,最終領悟到的修行前路。

他們這一脈,從感應之後便與其它道傳差異顯現。

靈幡、法臺、神宮。

三重修行,名稱上就可以明顯看出來,他們是要以自身成就敕封之體,得以在自家道體之中敕封神靈。

神靈,與神只不同。

神只乃天地之神,神靈則只是修士性靈之神。

若能於自身之內成功敕封諸神,鎮壓身、魂,以己身為天地,以性靈為神主,何愁修行前路之不通?

這裡唯一的問題在於。

身內神靈的明靈,如何點化。

以朝廷法度,則此神靈到底是修士之神靈,還是朝廷之敕神?

以民心願力,那修士是跟從民心所向,還是跟從自我心念?

唯有大道樞機,可以用於點化身內神靈的明靈。

然而無論王素,還是他的幾名弟子,目前為止,都還未能真正尋找到,大道樞機到底是什麼,什麼可以算得上是大道樞機。

若是這一關鍵能夠悟通,他們立刻就能在修為上超邁當世。

區區一個陳仲,又算得了什麼?

“你大師兄為了這敕封之術,偷盜道書,結果還落在殿角,實在是太不仔細。然而這求道之心,為師也很是愛惜,不忍阻止,如今這尊小神,便是以他心念點化明靈,你可萬萬不要辜負了他啊!”

鄭又玄亡魂大冒,他當年偶然瞧見的道書,就是在大殿角落。

原來、原來……

他已徹底生不出絲毫異心。

他只覺得,在任文公面前,他不會有一絲秘密能夠存在。

只有把任文公交代的事情全部做好,讓任文公覺得他有用,他才能活下去。

唯唯諾諾地從任文公手中,領取了掌控新生敕神的牌符,鄭又玄去了破廟不遠處的樹林,將吞服了雜色丹丸的雁衝軍一併喚出。

他必須把那個名叫蘇元明的傢伙抓住,這一次,他會用盡全力!

目送鄭又玄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