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丁遜之改弦易轍(2)(第2/3頁)
章節報錯
那些反對這樣理解的人,根本就不懂得何為“民心”,更不懂得何為治政。
丁夏心中如此想著,面上倒是未曾顯露什麼情緒,
他只是不服氣。
這便開口問那剛剛得了黃金的兩兄弟:“你二人已得救治,因何沮喪?”
太守問話,兩兄弟瑟瑟不敢回答,求救一般目光掃下瞟掠。
不待陳仲開口,王承先站了出來安撫二人。
在武次郡,王承先數次講道,他的名字也可稱得上家喻戶曉。
得到了王承先的安慰,以及安全承諾。
兩兄弟才終於安心了一點。
同時,丁夏似也感覺自己可能因為心中不服,問話過於冷硬,見兩兄弟情緒稍稍安穩,便又刻意緩和語氣,要他兩人大膽回話,無論如何也不會降罪。
“小人、小人剛剛聽這位郎君說,說小人三個月都不能下地做事,所以才……”
“我們阿耶死得早,家裡就我倆能拉耬,三個月不能下地,收谷的事情女人還能做,下種時……”
丁夏已經皺起了眉頭。
王承先卻奇怪了:“你們自己拉耬?怎不借牛?”
“屯長……”
“別胡說!”
做哥哥的攔住弟弟,這些大人物或許能幫他們一次,但卻不可能直接讓他們永遠脫離當下的生活環境,現在得罪了屯長,將來日子還怎麼過?
須知丁夏在武次效仿曹魏,廢亭改屯,不同的只是丁夏推廣的主要是民屯,而非軍屯。
一百戶左右立一屯,屯長從有威望,能夠帶領一屯百姓安穩生活的人中任命。
什麼人能夠符合條件?
無非是相對於普通百姓,家族更龐大,人口更眾多的寒門士族。
即便現在的屯長被丁夏親自過問給拿掉,換上來的,多半還是之前屯長的同族。
丁夏當然也知道這種情況。
但他卻沒有辦法去改變。
讓他丁氏族內的庶孽子弟去做屯長?
那和直接把所有武次郡內的百姓全部變成丁氏部曲有什麼區別?
而若不是丁氏部曲,去做屯長還必須遵守丁夏法令,不能任意對百姓做些什麼,即便是丁氏的庶孽子弟也不會願意“屈尊降貴”!
武次郡另一郡望,王氏也是一樣。
而既不用門閥望族,也不用寒門素戶的話。
想從百姓中找出幾個分得清左右,算得來十以外加減的人都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