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小幽冥羊壇對三問(1)(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不是第一次見陳仲,更不是僅僅聽說過一些關於陳仲的傳說故事。
在蓬萊,他是親身感悟過陳仲劍意,親耳聽到過陳仲講道的。
雖說,檀德臺下,他只親耳聽了一半,而後就陷入到了領悟劍術當中去,把後面最為精華的一半錯了過去。
但後來他與謝鯤同行,返回洪陸,謝鯤也是把羊壇漏掉的那些,都原原本本講給他聽了的。
君子不恤年之將衰而憂志之有倦,以及乾心不改。
這就是陳仲對於修士求道的指點、期許,乃至於要求。
想必也是陳仲自己不斷踐行的。
所以,正確答案必然要與這些有關,僅僅所謂的懲惡揚善,恐怕算不上優秀。
可是,現在的問題是,自己為什麼想要拜師,為了能夠堅持自強不息的志向?
這算什麼狗屁不通的回答,拜不拜師,拜誰為師,還能影響了自己堅持?
但想到這裡,對於羊壇來講,他也已經明悟了陳仲這個問題,真正是在問什麼了!
問的,其實是羊壇的志向!
羊壇對自己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期許,立志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樣的事業奮鬥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只有這些問題能夠回答清楚,並且是陳仲滿意的,願意為此而教導他的,才能被陳仲收入門下。
羊壇不知不覺間,額頭上已是沁出了汗珠。
想明白了陳仲真正在問什麼,看起來就很容易能夠回答了,只要把自己內心中的願望講出來就可以。
但是,如果自己內心的願望,陳仲看不上,不肯為此而收徒呢?
直言相告,會是什麼結果?
如果不說真正的內心願望,而是投陳仲所好去說,那麼陳仲真正想聽的又是什麼呢?
說錯了怎麼辦,被識破了又怎麼辦……
心中沒有特別的功利之思的人,面對這樣的問題,自是簡單。
但只要稍有得失之心,那這個問題,可就難了!
更難的,則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的願望,到底是什麼的人!
羊壇,就是如此。
他出身世族,生來便富貴無憂,哪怕修行無所成就,也基本能夠安享天年。
他固然有些不安於平淡,故而結交好友,行為跳脫,專門去修習世族子弟看不上眼的所謂“武道”。
另一方面,當近距離經歷了不公、不義之後,他又願意為了一腔義憤,而不顧生死,不論是當初在檀德臺下敢向舍氏大修士出手,還是跟隨周青、劉伶刺殺司茂,熱血上頭,便只求念頭通達。
可是,他的所有做為,在內心中,到底是被什麼所驅使呢?
他尚且沒有認清。
喜歡乾心論道請大家收藏:()乾心論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