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已決後繼堅行(2)(第1/3頁)
章節報錯
“仲公爺爺……”
劉伶咀嚼著周青那滿是感念的語氣念出的稱謂。
陳仲從來不是喜歡自我炫耀的人。
更何況劉伶遇到陳仲之時,陳仲都多大年紀了,小輩們不知道那麼多往事,陳仲也不會主動去講。
劉伶直至此刻,才從周青口中,知道了六十年前的事情,知道了周青這位蓬萊道洲仙門郡出身的豪客,為什麼如此崇敬陳仲。
“可笑愚弟我大言不慚……”
劉伶回想起之前在杜家酒肆,他說周青和羊壇“不識”陳仲,頓覺無地自容。
好在,當時劉伶所說的一番話,倒也與周青所行暗合。
劉伶堅持要尋司茂報仇,而不是坐等陳仲出手,理由在於陳仲堅持的道理,是“有緣故的相助”,而絕不是“無限制的代替”。
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做,陳仲憑什麼替他做?
周青想要成為陳仲一樣的人,於是就身體力行,襄助劉伶復仇,取司茂首級做拜師之禮。
這份禮物,不在其貴重與否,而在其表述周青對陳仲之道的領悟與踐行。
果然是份好禮物!
“伯雄休要謙虛,為友復仇不避生死,這世上亦無幾人,嵇慷能與你為友,何其有幸!”
周青根本不曾介意早先那小小的被冒犯。
劉伶卻是自己知道自己的:“非是謙虛,我本膽小怕事之人,若不是、若不是子正公將至,我何來膽量行此必敗之事?倘若今日不行,翌日更無膽魄……”
說到這兒,劉伶又想起了羊壇傳來的訊息。
本來只是一個護衛重重的司茂,就沒什麼刺殺成功的希望。
現在又多出兩名埋伏的強者。
他們這次行動,除去向陳仲表明決心與求助的願望,怎麼看也不會有其它結果。
如此一來,拖著周青一道,實無必要。
“進之兄,愚弟已深知兄之豪烈,然今日之事,原本與兄無涉,且無絲毫功成之望,與其自蹈死地而無所增益於天下,不若儲存有用之軀!”
劉伶很誠懇。
周青則豎起手掌,打斷他道:“功成有望與否,還須伯雄答我兩問!”
劉伶沒有太多猶豫,點頭同意。
周青屈下第一根手指。
“古今刺殺,有敗有不敗,其敗者無不恨遠,其不敗者無不疊近,三尺之刃不可誇五步之頸,盈咫之匕儘可入揖拱之腹。伯雄可有近司茂於對面之策?”
劉伶眼前一亮,從得知嵇慷死訊開始,他雖一日日堅定了復仇之念,但對於如何復仇,實在沒有思考過實施細節。
有周青幫他梳理,不可能的事情,或許真的能夠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