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製作米粉相當關鍵的一步,直接影響到了米粉的口感。

部分人在外面的街邊攤吃米粉的時候,總覺得米粉不是兒時記憶的味道,尤其是農村來的孩子更是如此。

這其中的一大區別點就是,現在的米粉絕大多數都是純粹機械磨米漿,而早年都是用手推磨磨製。

機械磨米漿和手推磨磨米漿最大的區別是,前者雖然效率高,但是機械加工,機器會發熱,熱運動對於米漿營養成分有種難以預料的破壞,而手推磨磨製,可以避免這一點,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成分,故由此口感上真的有區別。

系統用來磨製米漿的黑科技裝置,正是用來製作超級麻婆豆腐中的豆腐食材所用的武則天千年古石磨。

這古石磨是現代黑科技和傳統古法結合的裝置,除了可以磨豆腐意外,磨米漿也不在話下。

白小白把泡好的禦田胭脂米倒入古磨上方的漏鬥,啟動機器,調節水袋滴速。

刷啦

粉紅色的米漿從磨盤四周一點一點緩緩流出。

白小白湊近磨盤,微微一嗅,雖然胭脂米是一年陳稻穀,不過還有具有濃鬱的米香味。

千年古石磨的效率很高,不到一分鐘,禦田胭脂米米漿就磨好了。

磨好的米漿倒入系統提供的有許多毛細孔的棉布袋內,白小白紮緊袋口,施加壓力除去米漿中的水份,使米漿中的水份能完全排出。

除去水分後,米漿變成胭脂色的塊狀的濕粉狀。

用手捏碎粉塊,放進不鏽鋼盆中充分攪拌,使濕粉變得十分柔韌,最後揉搓成一個粿粉團。

制好的粿粉團,上蒸籠。

蒸籠用的是一品荷香糯米雞用的蒸屜。

蒸約3分鐘後,粿粉團就蒸好了。

當然,粿粉團並沒有完全蒸熟,這時候的熟度大約只有七八分熟。

將蒸好的粿粉團取出,揉成圓筒狀,然後放入到系統提供的米粉成形壓榨器。

這壓榨器底部鑿滿了線粗細的圓形米粉孔,在壓力的作用下,圓筒狀粿粉團在銅穿中,擠壓成為絲絲縷縷的米粉條。

白小白拿了個盤子在裝置底下接著。

不一會兒,清湯粉所需的米粉就這樣製作完畢了。

白小白拿筷子挑起一根。

每一條米粉條的長度都完全一致,色如胭脂,富有光澤,賣相極佳。

米粉完成後,開始正式燙米粉。

鍋子裡加水,開火燒滾。

白小白拿起竹笊籬,盛裝一定量的胭脂米粉,放入開水中汆燙。

和麵不一樣,米粉本身已經有七八分熟,所以如果長時間煮,很容易煮散煮斷煮爛,口感反而不佳。

白小白邊默默記著數,邊準備了一個海碗。

大概十秒後,直接提起竹笊籬,把燙熟的胭脂米粉倒入海碗中。

舀起滾熱的煮好的野雞無花果清湯,滾熱澆在米粉上。

米粉條在滾湯中翻動,就像是一條條粉色的長龍在水中遨遊一般,非常具有視覺美感。

無需加蔥提香,也沒有任何肉片,甚至青菜都沒有,更沒有新增辣椒醬,醬油、醋。

一份清淡到極致的清湯粉也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