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遣一偏師,由南陽郡取道武關,威脅關中?

曹操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親族將領夏侯淵。

曹軍軍中有言,“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所稱讚的就是夏侯淵所部兵馬行軍迅疾,能夠千里蹈敵的速度。

若是夏侯淵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經過南陽,取道武關,攻入關中,不求他能夠席捲敵境,只要有一杆曹軍旗幟插到了閻行大軍的後方境內,曹操就不相信閻行還能夠不退兵。

只是,來自南陽曹仁的告急,終究還是讓曹操的謀劃落空了。

···

南陽,宛城。

作為曹操留在南面鎮守一方的親族將領,曹仁在軍中的戰績和威名都是翹楚之列。

討伐董卓、鏖戰袁術、攻打陶謙、擊敗劉表、消滅呂布,幾乎曹軍的每一次重大戰事,都有曹仁參戰的身影,有勇有謀的他攻城殺將,屢立戰功,憑藉著一向出色的表現,這才能夠被曹操委任為方面大將。

早在荊襄大規模集結兵力北上之前,就已經有情報洩露到了南陽守將曹仁的手中。

提前獲知敵情的曹仁當即派遣快馬稟報許都和前線的曹操,並堅壁清野,積極準備防禦作戰。

雖然荊襄的兵馬數量眾多、來勢洶洶,而曹軍主力大多跟隨曹操征討河南,但曹仁心中對於來自荊襄的敵情並不擔憂。

得益於荊襄錯綜複雜的內部,據城而守的曹軍沒有給劉表軍隊攻其不備的機會。而且時下已經入冬,天寒飄雪,劉表的兵馬北上進攻,頓兵堅城之下,後方又要長途轉運糧草輜重,士卒和民夫必定傷亡不小、困頓疲憊。

曹仁可以穩穩當當地利用城牆和氣候來消耗荊襄兵馬計程車氣和體力,等到曹操的援軍一到,裡外夾擊,定能夠讓劉表麾下疲憊不堪的兵馬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所以,曹仁一開始並不急於與來勢洶洶的荊襄大軍作戰,他主動放棄了穰縣、育陽等城邑,又在棘陽城阻遏了荊襄前鋒兵馬的迅速推進後,這才回縮兵馬固守南陽的郡治宛城,激勵士氣,巡視城防,準備據此堅城,消耗劉表的北上軍隊。

但是,宛城攻防戰的結果是,雙方攻防不到十日,守將曹仁重傷,曹軍士氣大衰,連夜棄城北撤的曹軍更是在途中遭受追殺和伏擊,損失慘重,宛城即告淪陷。

殘兵敗將一路北逃,沿途又將荊襄兵馬擁有一種名喚“襄陽炮”的大型攻城拋石車告知所經城邑的吏士。

守將曹仁就是在城門樓上指揮防禦的時候,被城外這種遠遠佈設的拋石車所傷的。

當日,城外的敵軍操縱襄陽炮,拋射巨石轟擊,幾發石彈正中城門樓,守城士卒還來不及反應,樑柱旋即斷裂,城樓崩塌。

在轟響聲中,碎石、斷木紛飛,威力不遜色於強弓勁弩,首當其衝的曹仁雖然身披鎧甲,又有親兵護衛,但他被城頭軍士從殘骸廢墟中搶救出來後,還是已經吐血昏迷了。

襄陽炮,一戰成名。

具體的情況從不同人的口中說出來,內容五花八門,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荊襄兵馬掌握的這種“襄陽炮”,能夠比尋常拋石機拋射更大的石塊、更遠的距離,用羽檄軍書中的話,就是“敵卒發石,藉機械之巧,宛如鬼神之力,每發俱中,城牆崩裂、樓櫓俱碎。”

荊襄方面,在迅速攻克宛城後,荊襄大軍的主將劉備趁勝用兵,南陽境內的雉縣、西鄂、堵陽、舞陰等城悉數淪陷,守城吏士或逃或降,唯有西鄂令杜襲堅守城邑,激勵士民抗擊荊襄兵馬,但寡不敵眾,西鄂還是不可避免地陷落了,守城兵民戰死大半,杜襲帶著殘部突圍後不敢停留,一路退往潁川郡。

這個冬天,對於各方而言,註定都是個難熬的嚴冬。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